并肩谈笑。
有时,朱能和顾明等中护卫也会过来与他们闲话几句。
偶尔,李武和张武也会前往中护卫的驻地,渐渐地,他在那里的熟人多了起来。
就这样,大军逐渐靠近迤都。
……
而在迤都。
其其格独自坐在营帐内的火盆旁,直到咬住掀帘而入,才回过神来,随即快步上前迎接。
“阿布,跟他们商议得怎么样了?”
咬住走到火盆边烤了烤火,回答道:“他们不愿再迁移,若要迁徙,确实诸多不便。”
“可是他们难道不知明军已有侦察兵潜入四周?而且我们的探子早前就传来消息,今年春天明军定会南下攻打我们草原。”
其其格焦急地说。
“这些他们都清楚。”
咬住点头表示理解,但脸上满是忧虑:“但他们的话也不无道理,你的手下已经将那些明军探子全歼,他们未必能找到我们,即便找到,我们也可以与其交战,我们的部族总计有数万人呢。”
其其格听后心中愤怒。
她抚摸着断臂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李武的身影,咬牙说道:“阿布啊,明人向来狡猾善战,谁知道他们有多少侦察小队?如果真让明军打过来,这些年我们又何曾战胜过他们的大军?”
咬住陷入沉思,一言不发。
其其格长叹一声道:“要不这样,我们带着部众退到二十里外,让乃儿不花他们留守此处,我觉得这里已经不够安全了。”
咬住愤怒地质问:“我们同属一个部落。”
其其格毫不畏惧,继续说道:“我又没说要完全分开,这样做,若明军真的来袭,我们还能彼此支援;即便无法相救,至少也能保住我们的根本。”
“够了,别再说。”
咬住烦躁地摆了摆手,随后语气缓和了些道:“让我想想吧。”
……
明军加快步伐前进。
然而越接近迤都,天气骤变,接连两天下雪,今天雪势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猛烈。
仿写:
宛如仙人饮醉,胡乱挥舞间将满天云团打散洒落。
积雪愈来愈厚,一脚踩上去便深陷其中。
士兵们的步伐愈发艰难。
这日驻扎下来,朱棣的大帐之中,众将士依照次序坐下,商议军机要事。
不少将领提出,大雪封路,行军不易,若贸然前进,不但可能遭遇伏击,就连后续的粮草辎重也会脱节,不如在此扎营,耐心等待天气回暖。
朱棣站在地图前,目光紧紧锁住地图上位于迤都的小红旗,离得如此之近,此刻停步怎能甘心?
许久之后。
朱棣开口道:“我们当初定下的便是速攻突袭的计划,一旦停止,岂不是辜负了这些天的急行军?”
“然而雪势如此猛烈,天时不助我等,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朱棣又沉默了良久。
最终,在诸将的劝说下,勉强说道:“容我想想,你们先退下吧。”
待众人离去后,朱棣烦闷地走出大帐,随意在中军营区踱步,一边思索对策,却越想越是不甘。
正当心中郁结之际,忽然瞧见李武带兵巡逻而来。
今日值营队伍中有李武所属的小旗。
朱棣注视着他,莫名觉得这位年轻人总是透着一种沉稳之气,眼眸中始终流露着自信般的镇定。
随后又想起李武近期的表现以及他手下斥候队的情形。
顿时灵机一动,朝着李武招了招手。
李武起初并未察觉,后听见几声召唤,回头一看,惊讶地急忙跑上前。
“值营的事情安排好了吗?”
“已然安排妥当,必定万无一失。”
李武拱手答道。
朱棣点点头道:“那随我去走走。”
这自是无妨,也不敢有丝毫异议。
雪花纷飞,朱棣走在前头,李武紧跟其后。
走着走着,朱棣开口问道:
“大雪阻碍行军,有人主张原地驻扎,有人提议冒雪进攻,你怎么看?”
李武怔了一下,没料到朱棣会问他这个,而且感觉这个问题有些突兀,毕竟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试百户罢了。
可既然朱棣询问,李武必须作答。
李武略加思索,偷偷瞥了一眼朱棣的表情,稍作权衡后说道:“其实殿下心中已有决断,只是殿下发问,卑职便斗胆直言一句。”
朱棣转身凝视李武。
李武的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如同冰晶般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