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喊道:
“喂,王家妹子,这些花有什么好看的,不如陪我闲聊几句?”
王娟忽然听见声音,并未惊慌,抬头望向李武的方向,微微站起,带着浅笑点了点头。
“好啊。”
在这短短的话语间,李武已靠近,也不等王娟邀请,径直坐下,随即陷入了沉思。
该聊些什么呢?
王娟似乎察觉到李武的窘迫,再次落座后,轻声笑道:“李家哥哥,不喜欢赏花吗?”
有了这一句铺垫,李武自然而然接上了话,直接摇头说道:“谁有那份闲情逸致,依我看,还不如练几套拳脚,这拳呀,种类繁多,我还听说过一种叫七伤拳的,据说伤人伤己,十分可怕,不过估计早就失传了……”
李武话一出口便滔滔不绝,从拳术聊到江湖轶事,从小说故事再转到街头趣闻,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无需主题引导,有时甚至胡编乱造。
于是,亭子里不断传来他的声音。
远处的人听到后,都觉得李武用心讨好,确实卖力。
李武擅长交谈,脑海里装着各种杂乱无章的想法,只要想说,就停不下来。
而王娟始终静静聆听,偶尔附和几句,随后继续耐心地听李武长篇大论。
就这样,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
李武抬头望了望天,觉得时候差不多了,突然间便住了口,有点尴尬地笑了笑:“光顾着自己说话了,没考虑你喜不喜欢听。
我也无奈,身边都是这些事,或许你感兴趣的,我倒没接触过。”
“没关系,虽然不算特别喜欢听,但还算有趣。”
嗯?
李武略感意外,不过想到自己的表现,在王娟心中的印象至少不会加分,也就不再多想。
他起身告辞,王娟带着笑意,也没挽留。
可李武刚走几步,背后又传来王娟的声音。
“李家哥哥。”
李武回过头,看见站起的王娟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犹豫片刻后开口说道:“我觉得李家哥哥平时不该是这样的。”
李武脑袋轰的一声,下一秒看着王娟闪亮的眼睛,顿时明白了。
这丫头,怕是挺机灵的。
随即,李武再也不敢久留,一边挥手一边说道:“怎么可能,要是我平时不是这样,还能是那种样子?我李武一向表里如一。”
王娟看着李武狼狈逃开的模样,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
不一会儿。
王娟的母亲李氏走近,轻轻握着她的手,含笑问:“感觉如何?”
王娟思索片刻答道:“确实如母亲所言,是个懂分寸的,而且似乎还蛮有见识,只是……”
说到这里,王娟停住了。
她本想说李武看起来对婚事并不热衷,但转念一想,还是没说出口。
既然无意结亲,还来登门,难免让人有些不悦。
或许还会伤及两家交情。
想到这里,王娟也恍然大悟,李武这般行事,恐怕也是难以推辞,才使出这招。
李氏没注意到王娟隐去的后半句,得意地说:“我的眼力不错,他们吃饭时我就看出来了,再随意的人,再的行为,真正知礼的人骨子里还是会守规矩的。
你看,我没错吧,让你多接触接触。”
说着说着,李氏反应过来:“哎呀,把你妈我都绕晕了,我是问你对他有什么感觉?要是合适,我就让爹给谭叔传个话。”
王娟低头沉思一阵,抬起头时脸上又浮现出笑意:“再看看吧,不急。”
她边说着,边眺望李武离去的身影,心中盘算着,即便真要结为姻亲,那也得让他自己愿意登门才行,毕竟谁不是有点骄傲的脾气呢。
……
李武和谭渊离开王真家后,同行了一段,分道扬镳时才互相告别,各自回家。
路上,李武再次想起了王娟。
并非特别难忘,只是忽然觉得她确实很有教养。
这么想着,李武又忍不住数落谭渊,再优秀的姑娘,经他一说都能变得平庸,随后又回想起上次和顾明他们逛半掩门的事,不禁摇头叹气。
这些当兵的,办事总让人不放心。
就在那时,清水胡同口,一顶雅致的小轿静静藏于暗影之中,四个轿夫肃立在一旁,一个小丫鬟站在胡同口探头张望远方。
看见李武走近,小丫鬟急忙跑回去。
“郡主,郡主,来了来了,他来了!”
轿中的朱玉英紧张地握紧指尖,心中不断鼓励自己,朱玉英啊朱玉英,连狼都不怕了,还有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