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李武与朱高煦边走边谈。
"你可别小看战场,哪是闹着玩的?"李武调侃道。
"你又瞧不起我,我保证不会给你添麻烦。”朱高煦昂首挺胸,语气笃定。
李武无奈苦笑,心想这性子...
既然接下了任务,李武不得不认真考虑。
越想越觉得朱棣的安排不错,军人本该经历战场洗礼。
他可以先带着朱高煦熟悉情况,日后也好指导朱高炽。
两人正说着,迎面碰上一群人。
李武定睛一看,惊喜万分,这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好友朱能等人。
朱能等人赶忙围上来。
许久未见,大家都有很多话要说,于是站在路边聊了起来。
聊着聊着,朱能挑眉问:"你回来了,殿下有没有给你新安排?"
李武听罢,立刻来了精神,故意卖关子:"你们猜猜看。”
众人一看他的表情,便明白分,果然如此,他又升官了。
互相看看彼此,众人不愿多谈这个话题,很快转移至其他事。
李武连忙解释:"殿下让我暂代千户之职,说到底还是殿下看得起我。”
"哦。”
朱能几人的神情平静如水。
“难道你们一点都不惊讶?”
李武疑惑地问。
“没什么好惊讶的。”
李武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对这些人愈发不耐烦。
……
朱高煦本想向李武炫耀一番,结果未能如愿,便毫无保留地大笑起来。
李武白了他一眼,随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走吧走吧,趁着还有空闲,去校场看看你的本事。”
朱高煦挣扎却挣脱不开,嘴里喊道:“李武,你公报私仇!”
李武只是冷笑不语。
以朱高煦这种自视甚高的性格,李武若不压制一下,恐怕迟早会因为一时冲动而丧命。
让他明白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
此外,李武也需要清楚朱高煦的实力如何,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他。
其他人见此情景,也跟着起哄前往校场。
到了校场,李武放开朱高煦,让他自行选择趁手的兵器。
朱高煦斜睨李武,傲慢地说:“要是伤了你别怪我。”
李武冷哼一声:“叫你去就去,啰嗦什么,在北平你或许会被优待,但在这里不会。”
这句话显然惹恼了朱高煦,他怒吼道:“谁说要让你让着我!”
“哟,生气回来了,正好,赶紧选兵器吧。”
“就用。”
朱高煦说完,见李武依旧站在原地不动,疑惑地问:“你用什么?”
“我?”
李武咧嘴一笑:“我就用拳头。”
听完这话,朱高煦更加愤怒,见李武挑衅地朝他招手,终于按捺不住,挥刀冲向李武。
李武一边躲避一边观察朱高煦的动作。
不错,基础相当扎实。
当李武看清朱高煦的套路后,瞅准机会避开一刀,迅速靠近,用巧劲将他的刀夺下,紧接着一脚绊倒,将朱高煦摔了出去。
朱高煦刚要起身,李武已闪身而至,再次将其按倒在地。
“想站起来,就试试吧。”
李武说道。
朱高煦勃然大怒,使出浑身解数试图站起,却觉四肢如灌铅般沉重,无论怎样挣扎,都难以撼动分毫。
李武察觉到朱高煦的力量,心中暗惊,这样的气力绝非寻常成年人所能及,而朱高煦尚且年幼,再过几年,怕是真能成为一员悍将。
渐渐地,李武发现朱高煦已是力竭之态,正思索是否该继续挑衅,以激发他的潜力。
然而话尚未出口,朱高煦忽然卸去了全部力量,瘫倒在地,不再挣扎。
李武松开手,见朱高煦眼中已泛起泪光,不禁眉头微皱。
毕竟对方只是个尚未长大的少年,且生性倔强。
自负之人通常自尊心极强,受挫亦难免情绪波动。
但朱高煦身为燕王之子,李武既要顾及身份,也不愿磨灭其天性中的锐气,否则日后如何从军?
想到此处,李武径直坐下,挑眉说道:“怎么,输给我一场就承受不住了?整个军营里,谁敢保证一定能赢我?”
朱高煦紧抿嘴唇,愤然瞪视李武,却不作声。
李武笑着调侃:“你又不是我的对手,何必这般较真?不如找别人切磋一下,发泄发泄?”
稍作停顿后,他又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