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等人目睹这一切,不禁莞尔摇头。`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
他们都是行家,自然看得出薛禄是否留力,只是他们未曾料到,李武一番举动竟能既让朱高煦心悦诚服,又激发了他的斗志。
这招软硬兼施堪称天衣无缝。
朱能忍不住再次端详李武。
李武正笑意盈盈地与朱高煦交谈,显得亲切随和,全然不像深藏城府之人,这让朱能有些失神。
但很快,朱能便恢复理智。
无论李武是谁,终究是他的挚友。
能够共患难的那种朋友。
这就够了。
...
夜幕降临之时。
李武的住处里,他属下的十名百户齐聚一堂,张武也在其中。
张武暂时担任试百户,但实际上已履行百户职责。
此役结束后,若无变故,他的地位想必也会随李武一同提升。
朱高煦与曹小满是李武的贴身侍卫,立于一旁。
当晚议事的核心内容并不复杂,主要是让大家适应新身份。
在座之人彼此熟识,之前都是骑军大营中的百户,如今李武升任千户,众人需要一个过渡期。
因此,当晚的交流较为轻松随意。
大家围绕此次战役各抒己见,直至散席时,李武才摆出千户的派头,对百户们的分工做了简单安排,诸如值营、探哨之类的老生常谈。
这些安排并无创新,均沿袭旧制。
李武特意重复强调一番,意在表明自己已成为当家之人。
其他懂规矩者严肃领命。
李武见状颇为满意,心想先前在营地树立的威信没有白费,这次任命进行得还算顺利,虽不能做到人人服气,但至少都能积极配合。
这样便很好。
待众人离去,朱高煦不屑地嘟囔道:“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要议,结果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李武瞥了他一眼。
“打仗打的就是这些琐碎之事,稍有不慎,就可能中了敌人的圈套。”
说完,李武不满地瞪了朱高煦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再说,要想赢得人心,就得从小事入手。
你要放下燕王府公子的身份,多与士兵拉近关系,看看他们会否对你更加亲近。”
曹小满附和道:“没错,大人一向关心下属,威望极高。”
朱高煦本想反驳几句,但看到曹小满一脸崇敬的模样,心中有所触动,便说不出口了,转而沉默不语。
……
接下来的几天,探子不断派出,侦查阿扎失里的逃跑路线。
探明后,大军随即启程追赶。
此时的大明边军实力超群,尤其是朱元璋多次北伐后,蒙古各部被打得狼狈不堪,又恢复了游击战术,这令所有将领头疼不已。
每次追击,阿扎失里总是能逃脱,几次下来,众人都有些厌倦。
李武压力山大。
他们骑兵隶属前军前锋营,承担着重要的侦查任务。
这一天,李武正在查看地图,思考阿扎失里可能逃往何处。
顺着他们的行军轨迹观察时,目光忽然定格在一个位置上。
黑山岭。
此地以东连接朵颜部,西边是福余部,而北方不远处就是额勒伯克。
李武正沉思于此,曹小满忽然进来通报:“大人,有几个蒙古人由斥候带来,声称要拜见您。”
李武微微蹙眉问:“他们说了什么没有?”
“只说是来自白城的旧识。”
曹小满答道。
李武略作沉吟,随即站起身子向外走去:“走吧,一起去看看。”
当李武见到这几个蒙古人时,不禁露出笑意,快步上前,拍了拍为首的那人的肩膀说道:“真是意外,在这儿还能遇到你。”
此人正是朵颜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
脱鲁忽察儿笑言:“自白城一别,甚是挂念,得知您在此,便迫不及待前来拜访,莫要怪我莽撞。!q~i_u?s*h¨u,b.a+n/g_.,m^e*”
李武摆手笑道:“哪会怪你,快请入内,外头寒冷,咱们到营帐里细谈。
提起白城那段日子,多亏你关照,我至今难忘……”
一边寒暄,李武一边将脱鲁忽察儿引入营帐深处。
他隐约觉得,脱鲁忽察儿定有重礼相赠。
然而,还未等他们靠近主帐,又有消息传来——还有几名蒙古人想要求见李武。
李武略感惊讶,但还是带着笑意对脱鲁忽察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