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城外,沉声说道:“今日,休想有人逃脱!”声音刚落,他迈开一步,身形已稳立于城墙之上。
当他携着漫天飞剑显现时,原本攻势猛烈的蒙古诸部士兵立刻溃退,城墙上的明军也因此获得喘息之机。众人怔怔望着身披黑衣、宛如天神降临的李武,面露惊愕,甚至有人怀疑这是梦境,用力掐了自己一把……
待李武站定城墙,一名守军率先跪下高呼:“见过李先生!”其他士兵随之跪拜,齐声呐喊震彻云霄,将所有人拉回现实。恐惧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李武传说中的神迹终于显现,明军彻底相信了流传已久的神话。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大同得救了!
李武温声笑道:“诸位,请起身。”随后拱手一拜,诚恳道:“李某代城中百姓谢过诸位两日来的浴血坚守。”他又承诺,“自今日起,再无一个无辜百姓受难,亦不会有奸佞之人踏入大明疆域半步。”
再次行礼后,他转身缓步登至城楼高处,俯视慌忙撤退的敌人,抬手做剑指之势,轻轻一挥。
刹那间,浓烈杀气笼罩全城。他身后十万柄铁剑仿佛活物般齐齐疾射而出,速度极快,留下重重残影。剑阵应声**,化作漫天星点,直奔目标而去。
在大同城的天空之上,
一张密不透风的铁网横亘其间,
遮蔽了整个城市的日光。
红日余晖映照下,网中泛起阵阵森冷的寒光,
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息。
这是地煞法术“剑术”释放出的纯粹杀意。
即便城楼上未被李武特意针对的明军将士,
此刻也被这气势所震慑,
心跳如鼓,双腿战栗,
从心底涌起难以抑制的惧意。
“这就是李先生的力量吗?之前我还质疑燕军对他的吹嘘……”
“我也一样!如今亲眼见到,才知世间竟有如此人物。”
“难怪朱允炆不是当今陛下的对手,有李先生辅佐,谁又能敌?”
士兵们回过神后,
不顾疲累,纷纷挤到城边俯瞰,
心中畅快无比。
与此同时,
蒙古诸部内,
“李武的传闻果然无虚!”
坤帖木儿凝视天际剑阵,满心惊恐。
“怪不得马哈**促离去,他必定早已知晓李武的能耐!”
坤帖木儿心中怒火难平,
却无处宣泄,
毕竟当初是他们执意留下的,
如今悔之晚矣。
“大汗,是否撤军?”
身旁副将焦急请示。
坤帖木儿紧咬牙关,
满是不甘。
他沉思片刻,沉重开口:
“绝不可撤兵!”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畏兀儿首领急道:
“再不逃,更待何时?莫非你要送命?”
他望向城上的李武,心生畏惧,
随即说道:“这般操控飞剑的手段前所未闻,若他驱使飞剑攻伐,我们岂有胜算?”
坤帖木儿严肃回应:
“李武此次独身而来,应因朱棣南征未能分身,日后之事,他绝不会单独露面。”
畏兀儿首领闻言,脸色骤变,沉默不语。
坤帖木儿冷笑一声:“凭我们这点力量,面对李武那诡异法术与数十万大军,不过是以卵击石。唯一出路,就是趁他孤身一人时将其除去,否则早晚沦为四处逃窜的败寇。”
首领迟疑片刻,最终点头赞同。
“好,我依你行事。”
坤帖木儿目光灼灼,盯着城头的李武。恐惧中夹杂着野心,他知道,这不仅是为避免末路,更是权势**使然。若能击杀李武,他在蒙古诸部的地位必将无与伦比,甚至有望一统诸部。
“杀!”
一声令下,蒙古兵潮涌而上,意图攻破大同,取李武首级。
李武冷笑,低声喝道:“斩!”
话音未落,漫天飞剑如电光穿梭,自四方齐至。眨眼之间,已有数百敌军头颅落地,鲜血染红大地。城楼上将士欢腾,无不称颂李武神威。
有人低语:“李先生莫不是天上仙人?”
“定是如此,世间哪有人能做到这般境界。”
“我大明得此高人,何其有幸。”
城楼上,若忽略那些堆积如山的**,此刻氛围颇为融洽。
城楼下则是另一幅景象。
李武的飞剑每划过一次,便带走一条性命。
他们还未抵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