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念奴娇(13)
举一反三,沈渡首先想到的是,刘耀祖的失踪是否为避祸?思维再扩散一下,这个刘耀祖是不是长公主的人。×小,;说§C??M±S- (#免¤?μ费|阅?读¥
已知丁家的覆灭与长公主有关,且长公主还把丁家的大女儿丁岚收入麾下,将其锻造成一柄为她所用的利刃。他不相信,长公主没有监视丁家其他的人。监视,不是因为丁家重要,而是为了制衡丁岚。
兵刃好找,利刃难寻,尤其像丁岚这种从小培养,放出去就能独当一面的,更是少之又少。
丁岚母亲的遭遇,很难说没有长公主的手笔。
通过梅掌柜的描述,他们已经确认,丁香容貌不差。一个容貌不差的孤女,虽经历坎坷,却还能清白的嫁人,若不是运气太好,便是有人从中安排。
这人是谁?当然是与丁家有牵扯的长公主。
以此类推,若丁香的一切都在长公主的操控之下,那刘耀祖的出现便是长公主的安排,为的是将丁香纳入眼皮下,光明正大的看管。
若这一切是长公主做的,那刘耀祖在码头利用管事身份,偷窃官船物品,秘密销赃也就能说得通了。/x?i`n_k′a!n-s′h!u?w,u..*c^o,m_与此同时,沈渡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在刘耀祖娶亲前,几乎是日日上花船。他出手阔绰,却只是喝酒,欣赏歌舞,从不与花船上的姑娘搂搂抱抱,甚至在花船上过夜。在众人眼中,他是个异类,有点儿像话本子里那种自诩风流的文书生。
正因为他是异类,在他一掷千金包下丁香,甚至不惜重金为丁香赎身时,大家才会觉得既诧异又羡慕。
与丁香成婚后,刘耀祖再没去过花船。旁人眼中,刘耀祖是有了娇妻相伴,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从前的刘耀祖上花楼也不找姑娘,且他与丁香的感情远没人外人猜测的那般好。
所以,流连花船是假象,找到丁香,借用婚嫁一事将丁香带出花船才是他的目的。
沈渡说了一大堆,慕笙枕在他腿上摇了摇头:“此事应与长公主无关!一来,长公主行事狠辣,若她出面,必不会这般迂回曲折。二来,刘耀祖这个人平平无奇,没什么长处,不像是能得长公主青眼的。”
言外之意,刘耀祖失踪一事定有蹊跷,但与京城和长公主应该没什么关系。身为鬼王的直觉告诉她,这事儿与丁香有牵扯。,j+c\h.h-h′h?..c¨o,m*
作为妻子,在刘耀祖失踪这件事里,她几乎隐身了。
沈渡疑惑道:“何为隐身?她不是一直在刘家吗?那管事的还说,她为了婆母的病,以弱女子之身去码头上扛货。这般有担当且孝顺的儿媳妇,整个青州府里,怕是没有第二个。”
慕笙认同,但却提醒沈渡,让他换个角度看问题。
假设他是丁香,幼时孤苦,少时流离失所,遇人不淑,还被卖上花船,但运气好,第一次接客就遇到了一个出手阔绰,不动手动脚还尊重他的人,他会如何?
沈渡思量了一下:“我会很感动,觉得上天待我不薄。”
慕笙:“那是男子的想法,对于女子而言,刘耀祖的出现等同于救命稻草。彼时的丁香,有的不只是感动,还有芳心悸动。这份悸动,在刘耀祖一掷千金为她赎身时,化为芳心暗许。在她与刘耀祖喜结连理时,她会毫不迟疑地将一颗心全部交给他。”
沈渡闻言,轻轻颔首。女子以夫为天,像丁香这般历经坎坷,好不容易才有个归宿的,定会将刘耀祖视为自己后半生的依靠。
丈夫失踪,作为妻子的她竟然绝口不提,反应平平,这本身就很有意思。再者,婆母病重,急需银两是真,可作为儿媳妇的丁香真的有必要去码头上扛货吗?
沈渡:“婆母病重,需要花费的银两多。码头上的活儿虽然重些,银钱却比别的地方多,且刘耀祖之前就是在码头上干活的。丁香在情急之下做出这般选择,正常。”
沈渡的想法是大多数人的想法,然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码头上的银钱是按月发放的,且数量与所得银钱成正比,简单来说,多劳多得。
若是急病,去码头上扛货显然来不及。若是顽疾,需得长期吃药,请大夫买药哪个不得用现钱?青州府有许多女工是日结的,例如做绣品,做洗衣娘,做帮佣。单看月钱,的确比不上在码头上扛货,细算到手的银两,却比在码头扛货多。
丁香是弱女子,但不是闺阁女子。她历经坎坷,眼界可能不高,但一定会趋于现实。她做的选择一定是对她极为有利的。
沈渡:“笙笙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