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49章 南燕“滑台铁壁”慕容和:被办公室政治坑死的忠勇打工人

《七绝?咏南燕鲁阳王慕容和》

烽淬滑台锋自磐,孤旌擎月护南冠。¢看\书^屋?暁.说′王? ·追~醉¨新+璋^踕,

叛臣烛烬黄河怒,血溅王袍万仞寒!

在五胡十六国那个比“鱿鱼游戏”还刺激的乱世江湖里,英雄辈出,枭雄遍地,但也不乏一些兢兢业业、能力出众却结局憋屈的“打工人”。今天要讲的这位,就是南燕政权的顶梁柱之一,慕容和。他的一生,堪称是“能力点满、忠诚爆表,却架不住猪队友背刺”的经典职场悲剧,还顺带深刻影响了东亚格局(虽然是局部地区限定版)。

一、鲜卑贵族的“北漂”初体验——邺城看门大爷

话说公元384年,慕容垂老爷子在枋头(今河南浚县)一声怒吼,宣布脱离前秦单干,开启了后燕副本。这位慕容家的老战神眼光毒辣,深知创业初期,地盘得守稳。北方边境上,有个叫邺城(今河北临漳)的地方,那可是曹魏旧都,河北心脏,更是防备北方新兴猛男北魏拓跋珪的战略桥头堡。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谁看大门呢?

慕容垂目光扫过族中子弟,最终锁定了一位年轻人——慕容和。这位慕容和,是宗室慕容徽的儿子,论辈分是慕容垂的侄子。年纪虽轻,但看着稳重靠谱,眼神里透着“我能加班”的坚毅。于是,慕容垂大手一挥:“小和啊,组织上决定了,这邺城‘北漂’分公司的ceo,就由你来当!南中郎将的帽子给你扣上,好好干,别让拓跋家的野小子们溜进来偷鸡摸狗。”

年轻的慕容和心里可能嘀咕:“叔啊,人家鲜卑贵族都在新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吃香喝辣搞团建,我这直接发配边疆啃沙子当‘看门大爷’?”但嘴上还得铿锵有力:“诺!保证完成任务,人在城在!”(内心os:这职业生涯开局就是hard模式?)

于是,慕容和同学走马上任,成了邺城“保安大队长”。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北魏骑兵和内部可能不稳的复杂局面,他没空抱怨,撸起袖子就是干:修城墙、挖壕沟、练新兵、屯粮草,把邺城经营得像个铁桶。史书没详细记载他打了多少硬仗,但邺城在他手里稳如老狗,为后燕初期撑起了北方屏障,让慕容垂能安心在中山搞建设、拓地盘。慕容和用行动证明:组织上没看错人,咱是块靠谱的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而且搬过去就能砌墙!

二、战略大转移:从“北漂”到“南漂”,滑台迎来新老板

然而,历史的剧本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慕容垂老爷子虽然能打,但架不住岁月不饶人和对手太生猛。公元395年的参合陂之战,后燕被北魏拓跋珪一顿暴揍,精锐尽失。慕容垂气得吐血,次年亲征又病逝军中。他儿子慕容宝接班,能力实在有点拉胯。

到了公元397年,北魏铁骑卷土重来,后燕都城中山(慕容宝已从龙城迁回)终于被攻破。慕容宝同志上演了“千里大逃亡”,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慕容垂的庶子慕容麟(也是个不安分的主)一路狂奔,逃到了还在后燕控制下的邺城。当时镇守邺城的,是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和的叔叔——范阳王慕容德。

面对北魏大军压境、邺城孤悬河北的绝境,慕容麟脑子倒是清醒了一回(也可能是被吓的),对慕容德说:“叔!河北这地儿待不住了!咱们得学大禹治水,战略转移!南渡黄河,去滑台(今河南滑县)!那地方靠着黄河天险,易守难攻,还能遥控山东,东山再起!”

慕容德一听,有道理!于是拍板:撤!放弃邺城,南渡黄河,目标滑台!

这时,我们敬业的打工人慕容和在干嘛呢?原来他早已被慕容德这位“伯乐”提前布局了!慕容德深知滑台的重要性,早就把能力出众、值得信赖的大侄子慕容和调了过去,让他先期经营滑台,为可能的战略转移做准备。!微¨趣.晓\说_蛧^ ′吾*错/内′容·慕容和同志再次发扬“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精神,提前到滑台“踩点”,搞起了“新项目”前期筹备工作。

当慕容德带着邺城军民(包括慕容麟等一干人等),浩浩荡荡、风尘仆仆地抵达黄河北岸时,滑台城头,慕容和的身影早已望眼欲穿。他不仅早就备好了粮草物资,更是贴心周到地派出使者,敲锣打鼓(夸张手法)地把叔叔慕容德迎进了滑台城。史书《晋书·慕容德载记》就轻描淡写地记了八个字:“德遣使报和,和亦遣使迎德。” 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背后是慕容和前期扎实的工作和关键时刻的鼎力支持。滑台,这座黄河岸边的要塞,瞬间从“预备基地”升级为南燕政权的“临时总部”。慕容和心里估计乐开了花:“嘿,咱这‘南漂’项目筹备组,直接升级成总公司核心部门了!这波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