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寄人篱下,“分公司”也开不长久——流亡总裁的坎坷路
在好心的“地头蛇”王乞基这里休整了一段时间,杨轨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他退守到廉川(今青海民和),凭借着自己“前西平公”的名头(虽然破产了,但名头还有点用),重新招揽流散的部众和流民,居然又给他凑起了万把人的队伍。看着这支“东山再起”的杂牌军,杨轨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
这时,老熟人王乞基发话了。这位田胡首领语重心长:“杨公啊,听我一句劝。秃发氏(南凉)那才是真大佬,智勇双全,兵强马壮。而且说起来,您以前也是他们家的旧将(杨轨早年可能在南凉或秃发部待过),有这层香火情在。现在咱们势单力薄,不如去投奔旧主,大树底下好乘凉啊!” 杨轨看着帐外卷起的阵阵秋风,想想自己颠沛流离的现状,再看看手里这支战斗力存疑的“复兴军”,终于无奈地叹了口气,低下了曾经高昂的头颅。公元398年九月,杨轨正式遣使,向南凉国主秃发乌孤递交了“降表”和“求职简历”——“杨氏集团”宣告破产重组,被“南凉集团”收购,杨轨降级为“南凉集团高级副总裁(带团队入股)”。
然而,“杨副总裁”的安稳日子没过几天,麻烦又找上门了。这次是羌族的大酋长梁饥。这位梁老板看着杨轨在廉川“开分公司”,招兵买马,心里很不爽:“你一个外来户,在我地盘上搞这么大动静,问过我了吗?” 二话不说,带着羌族勇士就杀了过来。杨轨的“廉川分公司”刚开张没多久,根基不稳,哪里是地头蛇梁饥的对手?被打得丢盔弃甲,仓皇西逃。这次跑得更远,一路逃到了伶海(今青海湖)一带,还强行“借用”了乙弗鲜卑的地盘落脚。其狼狈状,史书虽未细描,但想象一下,大概就是“总裁”变“通缉犯”,风餐露宿,寄人篱下还得看人脸色,怎一个惨字了得。,k-a·n¢s`h¨u`l¢a!o\.*c¨o\m~
有趣的是,杨轨的这次大溃败,却意外地给新东家南凉送上了一份“大礼包”。梁饥打跑了杨轨,自信心爆棚,乘胜挥师杀向了更富庶的西平郡(今青海西宁)。西平城里的汉人豪强田玄明一看,这羌人凶神恶煞地杀过来了,太守郭幸又是个草包,靠不住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发动“内部兵变”,把太守郭幸给绑了,自己当起了“临时ceo”。然后火速派出使者,向南凉的秃发乌孤求救:“秃发大哥!救命啊!梁饥那蛮子要抢咱的地盘!只要您救我,西平以后就听您的!”
秃发乌孤接到这封“求救+投诚信”,高兴得差点拍断大腿!左司马赵振(顶级谋士)立刻献上神助攻:“大王!天赐良机啊!洪池岭(今甘肃乌鞘岭)以南这乐都、湟河、浇河、西平、广武五郡,羌胡人心浮动,后凉又管不过来。现在西平主动求援,正是我们名正言顺南下,一举拿下这五郡的绝佳时机!机不可失!” 秃发乌孤当机立断,亲率南凉精锐,以“援救西平、驱逐暴梁”的正义之师名号,雷霆出击!梁饥正做着占据西平的美梦呢,没料到南凉铁骑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被打得大败亏输,狼狈逃窜。这一仗,南凉不仅解了西平之围,更是一举收降了乐都太守田瑶、湟河太守张裯(chou)、浇河太守王稚等地方实力派!洪池岭以南的广大地区,羌人、胡人部落望风归附。秃发乌孤一战定乾坤,奠定了南凉在河西走廊南部霸主的地位!而这一切的导火索,恰恰是杨轨被梁饥揍得满地找牙……杨轨同志虽然屡战屡败,但客观上为新东家的开疆拓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自身为诱饵)。
眼看南凉在新地盘上混得风生水起,自己却在青海湖边喝西北风,杨轨心里那个酸啊。公元398年十一月,识时务(也是实在没地方去了)的杨轨,带着一直跟着他的王乞基以及最后剩下的几千户部众,正式、彻底地归顺了秃发乌孤。南凉的朝堂上,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在偷笑:“看呐,那位曾经的‘西平公’,现在真成了咱大王的高级打工仔了!” 秃发乌孤倒是给足了面子,亲自出迎,拉着杨轨的手热情洋溢:“杨公来归,如猛虎添翼!我南凉之幸啊!” 这话半真半假。高兴是真的,毕竟杨轨带来了人口和残余的影响力;至于“猛虎添翼”?乌孤心里门儿清:这头虎有点老,还有点养不熟,翅膀也折过好几次了,当个招牌和打手还行,真当心腹?呵呵。
第四幕:不安分的“老将”——从“高级打手”到“年度作死冠军”
归顺后的杨轨,成了南凉的一员“老将”。公元399年五月,后凉的吕绍、吕纂兄弟觉得邻居北凉的段业好欺负,发兵攻打。段业慌了神,赶紧向南凉盟友秃发乌孤求援:“乌孤大哥!拉兄弟一把!” 秃发乌孤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