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19章 高昌北凉末主沮渠安周:西域流亡王的狂飙、种田与绝唱

boss北魏去了。这一手“大义灭亲”(或者说“权力面前无亲情”),稳、准、狠,充分体现了安周同志的政治手腕——慈不掌兵,情不立国啊!

内部刚摁下去,外部合法性也得解决。高昌这地方,天高皇帝远,但没个“官方认证”,总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沮渠安周眼珠子一转,精准锁定了遥远的南朝刘宋——反正隔着北魏,山高水长,宋文帝也管不着我,正好“借壳上市”!他立马派出豪华使团(估计带着不少西域土特产,比如葡萄干、哈密瓜啥的),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主要是躲北魏),终于抵达建康(今南京)。彼时的宋文帝刘义隆,正被北边的北魏压得喘不过气,一看西边居然还有个“迷弟”哭着喊着要认自己当老大,还送了这么多好吃的!顿时龙颜大悦,虚荣心爆棚!大笔一挥,刷刷刷给沮渠安周封了一大串金光闪闪的头衔:“使持节、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河西王”!这份沉甸甸的“镀金证书”跨越万水千山送到高昌,安周捧着诏书,估计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这波“远程认爹”(不对,是“认主”)操作,简直满分!成本低,收益高,刘宋的招牌在西域还挺好使!

有了“官方认证”,腰杆子更硬了,沮渠安周的野心也随之膨胀。区区高昌一城,哪够看?他的目光瞄向了邻居——车师前国(国都就在今吐鲁番交河故城)。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且会捡漏)的人。公元450年,车师国王车伊洛带着主力部队出门打架(西征焉耆去了),家里就留了儿子车歇看门。沮渠安周一看,这简直是天赐良机!立刻摇人:“柔然老铁!来活了!车师家里没人,速来,五五开,装备平分!” 瞬间和柔然组成“趁火打劫兄弟连”,直扑车师王城。柔然骑兵嗷嗷叫地冲锋,高昌步兵哐哐砸门,可怜的车歇小朋友双拳难敌四手,城破之后只能脚底抹油,溜之大吉。这一仗打得漂亮!沮渠安周一举统一了整个吐鲁番盆地,从“高昌市长”正式升级为“吐鲁番盆地的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他看看刘宋封的那个“河西王”帽子,越看越不顺眼:河西?河西早没啦!我沮渠安周,要做就做自己的王!于是大手一挥,自封“大凉王”!高昌北凉从此告别“刘宋分公司”的身份,正式宣告“单飞创业”!独立自主的感觉,倍儿爽!

第三幕:绿洲种田王——割肉和尚、屯田大队与佛系治国

地盘是打下来了,但吐鲁番盆地虽然是个“聚宝盆”,作为国家根基还是有点“脆皮”。??×秒°章>?节?小ˉ-;说?网-|^ t+更~`新?最e¨快±?=沮渠安周深谙“枪杆子里出政权,粮袋子里稳江山”的道理。于是,他化身“种田流”玩家,把屯田定为基本国策。吐鲁番出土的《兵曹下八幢符》文书,就是他的“种田攻略”:把军队分成八个生产建设兵团(“八幢”,每幢约百人),分片包干,开垦了四万八千亩良田!士兵们日常训练是“放下刀枪,拿起锄头”,战时打仗,闲时种粮,自给自足,美滋滋。对于逃难来的流民,安周也有一套:搞“联产承包责任制”!五户流民编成一个小组(“五家户”),国家给发荒地、发种子(“为官种荒芜”),你们给我使劲种!这招“以工代赈”加“集团开荒”,效果拔群!流民有了活路,荒地变良田,国家收了粮食,简直是--!高昌的农业gdp蹭蹭往上涨。

然而,老天爷似乎想考验一下这位“种田王”。就在安周刚登基的444年,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席卷了高昌。烈日炎炎,田地龟裂成乌龟壳,饿殍遍地,绝望的哭声在绿洲上空盘旋。就在这人间地狱般的时刻,一位名叫释法进的高僧站了出来,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他效仿佛祖“割肉饲鹰”的典故,真!的!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分给那些快要饿死的饥民!!这操作,直接把沮渠安周和所有围观群众都震懵了!这已经不是“感动中国”级别了,这是“震撼祖宗十八代”级别的操作!安周同志被这极端惨烈的慈悲彻底整破防了(或者说,被这巨大的道德压力和社会舆论架到了火上烤),终于幡然醒悟(或者说,实在顶不住了),大手一挥:“开仓!放粮!赈灾!” 哗啦啦三万斛粮食撒下去,终于扑灭了这场燎原的饥火。后世评价此事,都说安周是被高僧感化了。但咱琢磨琢磨,他可能更怕的是:再不开仓,老百姓估计要学高僧,下一个割的可能就是国王的肉了……民心这堵墙,倒了可比柔然骑兵还难防!

沮渠安周家祖传信佛(北凉王室是着名的佛教赞助商),他本人也是个“佛系青年”(此佛系非彼佛系)。他深知,在这远离中原的西域,佛教不仅是精神寄托,更是凝聚人

不想错过《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