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愈发强烈,如同一股汹涌的波涛,不断冲击着洛清雪的身体和灵魂。
她的胃里翻江倒海,一股强烈的恶心感涌上喉头,让她几乎要呕吐出来,然而,她咬紧牙关,强忍着这股不适,继续靠近控制台。
终于,她站在了控制台前,近距离地观察着那条被“污染”的dna链。
那黑色的、如同跗骨之蛆的晶体片段,散发着令人毛骨悚然的陌生气息,这股气息如此寒冷,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让洛清雪的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与此同时,陆九霄的目光却被控制台侧面一个独立的大型冷冻舱吸引住了,这个冷冻舱比其他的都要大,舱体覆盖着厚厚的冰霜,宛如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冰棺。
透过冰霜和舱内淡金色的、如同融化的琥珀般的液体,陆九霄隐约看到了一个蜷缩着的身影。
那是一个拥有完美比例的龙首人身躯体,它静静地躺在舱内,仿佛在沉睡中等待着什么。
最让陆九霄心头剧震的是,那沉睡面容的侧脸线条,与身旁的洛清雪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更加年轻,带着一种未经历练的纯净,额间也没有烛龙印记。
“清雪……你看……”,陆九霄的声音干涩,仿佛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喉咙。
洛清雪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她看到了“自己”,一个被剥离了记忆、情感、经历,只剩下纯粹躯壳和血脉的“自己”。
被当成标本,浸泡在冰冷的容器里,等待着未知的命运,三百年来背负的族裔荣耀,复仇的怒火,刚刚获得的烛龙传承…
在这一刻,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成了巨大的讽刺,她的血脉,她的存在本身,可能都源自一场冰冷的、来自异域的基因编辑实验?
“不…不可能…”
洛清雪摇着头,踉跄后退,金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恐惧,烛龙之眼被动触发,纷乱的未来碎片在她眼前炸开,全是扭曲的龙影和冰冷的实验器械。
陆九霄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快步走到控制台前。
他的通幽瞳扫过那些闪烁的微型屏幕,试图解读上面流动的陌生字符和图表。
虽然大部分内容如同天书,但其中一块屏幕定格在一个打开的电子日志界面上,使用的却是一种混合了古篆和简化符号的文字,那是谢明远的手笔!
项目日志:盘古-女娲序列(龙族亚种)
日期:(无法识别)
记录者:谢渊(初代意识体)
基因溯源结果确认: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检测和分析,我们最终确定了目标种群(代号“鳞宗”)的基础基因链(双螺旋结构a-t-c-g)具有极其出色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仅使得该种群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中生存,还赋予了它们超强的环境适应力和能量亲和性。可以说,“鳞宗”种群的基因链是一个非常优质的载体,为我们后续的实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外源基因植入(代号“星尘”)成功:在第17次定向编辑实验中,我们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精确控制和调整实验参数,目标样本(编号nw-001)成功融合了“星尘”基因片段(黑色晶体结构体)。这一融合带来了令人惊喜的结果,目标样本的能量亲和性提升了惊人的478%,细胞活性更是突破了理论极限。
然而,这一成功并非没有代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目标样本产生了不可控的精神污染,具体表现为“龙怒”和血脉诅咒。这种精神污染似乎与“星尘”基因片段的特殊性质有关,但目前我们还无法完全理解其作用机制和影响范围。这一副作用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和解决。
基因锁稳定性测试结果显示,nw-001样本的后裔(三代内)基因锁崩溃率竟然高达92%!这一数据令人震惊。基因锁崩溃后的表现也非常严重,包括躯体妖化失控和精神湮灭等。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推测这种情况与“星尘”基因片段的排异反应以及本土灵气(?)污染有关。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有了一个关键发现:“昆仑墟”的能量场辐射能够有效地抑制“星尘”基因的排异反应!这一发现为解决基因锁崩溃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初步判断,“昆仑墟”区域可能存在与“星尘”同源的能量辐射源,或者更完整的基因库(?)。
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建议立即启动“归墟之眼”计划的第二阶段:打通昆仑墟通道,以获取稳定剂或原始模板。这样一来,我们有望解决基因锁崩溃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星尘”基因的奥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nw-001的原始模板(冷冻样本nw-001-prime)目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