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只需要五倍的种子,一个农夫,用和以前一样的时间,就能有十倍的收获!”
周启和云峥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要知道,古代明明人口不少,但是却发展的那么慢,有很大的原因就是生产效率太低下。
为了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太多成年青壮劳动力被限制在了农田中,导致劳动力不足,无法发展工业等。
如果能使用耧车的话,一顷田就能解放出九个农夫,还能多一倍的收获。
这九个农夫,用到哪里,不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不过周启和云峥没有现代思维,等他们见识到这件发明的伟大以后,估计不会只有那么一点点的惊讶了。
~~
方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农民,不是给地主种田的,因为他有自己的田,也不是地主,因为他只有一顷田。
一顷田有多大呢?
也就是一个边长两百米的正方形。
好在这田在都城江宁附近,一年能收好几次,赋税也不算太多,也能够养活自己和自己的妻儿。
一开始的时候,赶上农忙,侍弄这一顷田,真挺费劲的,后来儿子大了,能帮帮忙,也就轻松得多了,每天干干活,种种菜,日子也是越来越好。
等到二儿子长大,自己就不用再干活了,养儿防老这句话,真不是瞎说。
本来方同的生活就会这样平静的过下去,直到这天早上,“你作为农夫,被强行征召了,现在要去种公家的田。”
方同:???
不过没事,最近听说要打仗了,被征召成农夫,至少不用上战场,不过是种种地,自己本来就是种地的。
大儿子已经长得孔武有力了,二儿子也能在旁边帮衬帮衬,自己也不用担心家里的地没人种,被征召也就被征召吧。
方同是个良民,虽然被征召挺无奈的,但是也不会违抗官爷的命令。
“你负责这十顷的耕种,到时候收获的时候,我们还会再派人来,这十顷田的收获,扣除种子以后,有一半可以由你们农夫平分。”
方同:???
我一个人种十顷?
这对吗?
这合适吗?
我怀疑我被人做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