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所说的权力制衡也有一定道理。
“房爱卿,你对此事有何看法?”李世民转头看向房遗爱。
房遗爱心里虽然明白这是大臣们在针对他,但还是镇定自若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大臣们的担忧不无道理。改革之事,确实需要谨慎对待,权力适当分散,相互监督,有助于改革更加完善。只是,设立新部门需谨慎规划,确保各部门之间职责明确,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李世民听了房遗爱的回答,微微点头:“房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考虑考虑。”
退朝后,房遗爱的一些好友替他打抱不平。“房兄,那些大臣分明是在针对你,你为何不据理力争?就这么答应他们设立新部门,你的权力可就被大大削弱了。”一位好友焦急地说道。
房遗爱笑着摆摆手:“别急,我自有打算。权力大小是小事,重要的是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如果设立新部门真能让改革更好地进行,我又有何不可呢?而且,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房遗爱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些大臣们见李世民没有立刻答应,便开始在朝堂上联合起来,不断上奏,给李世民施加压力。同时,他们还在朝中散布谣言,说房遗爱独断专行,在经济改革中谋取私利,搞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听说了吗?房遗爱表面上为了改革,实际上中饱私囊,把朝廷的钱都装进了自己的口袋。”一个官员在角落里小声对另一个官员说道。
“不会吧?房大人看起来不像这种人啊。”另一个官员有些将信将疑。
“哼,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没看那些大臣们都在弹劾他吗?肯定是有证据的。”第一个官员煞有介事地说道。
这些谣言很快传到了房遗爱的耳朵里。“这些人还真是不择手段,居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来对付我。”房遗爱气得握紧了拳头。
但房遗爱知道,此时不能冲动。他决定先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想办法化解大臣们之间的联合。
房遗爱先找来负责经济改革财务的官员,仔细核对每一笔账目,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一定要把账目整理清楚,每一笔开支都要有据可查,不能让那些人抓住把柄。”房遗爱严肃地吩咐道。
然后,房遗爱开始逐一拜访朝中一些立场不太坚定的大臣,试图和他们沟通,化解误会。
“李大人,您也是看着改革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我房遗爱一心只为大唐,从未有过半点私心。那些谣言都是无稽之谈,还望您明察。”房遗爱诚恳地对一位大臣说道。
这位大臣犹豫了一下:“房大人,我也相信你不会做出这种事。只是如今朝堂上众说纷纭,我也不好表态啊。”
房遗爱笑着说道:“李大人,我理解您的难处。但改革到了关键时刻,不能因为这些谣言和无端的争斗而停滞不前。还请您在朝堂上为改革说句公道话。”
经过房遗爱的一番努力,一些大臣开始动摇了。他们觉得房遗爱确实为改革付出了很多,不能因为一些没有根据的谣言就轻易否定他。
然而,那些带头针对房遗爱的大臣们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们见谣言没有起到太大作用,又想出了一个更狠的招数。他们打算在即将召开的经济改革成果汇报会上,故意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让房遗爱下不来台,以此来证明房遗爱的无能,迫使李世民削弱他的权力。
“到时候,我们就问他一些改革中还未解决的难题,看他怎么回答。要是他答不上来,陛下肯定会对他失望。”带头的大臣阴笑着说道。
“对,就这么办!这次一定要让房遗爱原形毕露。”其他大臣们附和道。
房遗爱虽然察觉到了他们的阴谋,但他并没有退缩。“哼,想让我出丑,没那么容易。我倒要看看,他们能问出什么难题。”房遗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汇报会上让这些大臣们无话可说。
终于,经济改革成果汇报会的日子到了。朝堂上气氛紧张,大臣们各怀心思,目光都聚焦在房遗爱身上。
房遗爱倒是一脸镇定,他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开始汇报经济改革的成果。“陛下,各位大人,自经济改革推行以来,我们在商路贸易、货币体系、农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商路运输体系升级后,贸易额增长了数倍,各地商品流通顺畅;货币改革使得交易更加便捷,金融秩序稳定;农业改革带动了农民增收,粮食产量与经济作物种植实现了平衡发展……”
房遗爱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李世民听了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然而,那些企图刁难房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