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啊,你是朕的肱骨之臣,朕若去了,你一定要辅佐好新君,保我大唐太平。·小^说^宅\ ^更`新′最.全¨”
长孙无忌老泪纵横,说道:“陛下放心,臣万死不辞。”
李世民又对众人叮嘱了一番,便疲惫地闭上了眼睛。太医赶紧上前查看,说道:“陛下需要休息,各位大人请先出去吧。”
众人退出寝宫,长孙无忌把房遗爱拉到一边,低声说:“房大人,如今陛下病情危急,这储君之位的事儿迫在眉睫。晋王殿下仁厚善良,又有治国之才,定能担起这大唐的重任。你我都是为了大唐,希望你能支持晋王殿下。”
房遗爱心中暗忖:“这长孙无忌果然不放过任何机会拉拢我。”嘴上却说道:“长孙大人,晋王殿下的贤能,我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这储君之位,终究还是要陛下定夺。我房遗爱只希望大唐能安稳,百姓能安康,无论谁是储君,我都会尽我所能辅佐。”
长孙无忌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但还是笑着说:“房大人这话,倒也没错。只是如今局势复杂,希望房大人能早日看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房遗爱笑着点点头,没有再说话。他心里明白,长孙无忌这是在给他施压呢。
回到家中,房遗爱刚坐下,下人就来报:“大人,吴王殿下派人送来一封书信,说是有要事相商。”
房遗爱心中一紧,心说:“这吴王也来了。看来这储君之争,我是彻底躲不过去了。”他打开书信一看,信中吴王李恪言辞恳切,表达了对房遗爱的欣赏,还说自己有治国安邦的宏图大略,希望房遗爱能支持他争夺储君之位,将来必定给予重酬。
房遗爱看完信,陷入了沉思。这吴王李恪,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很有才华,也有野心。但他背后的势力相对较弱,在这激烈的储君之争中,胜算似乎也不大。
房遗爱正想着,夫人高阳公主走了进来。高阳公主见房遗爱一脸愁容,便问道:“夫君,何事如此发愁啊?是不是朝堂上又出什么事儿了?”
房遗爱把最近发生的事儿,包括各位皇子拉拢他的情况,都跟高阳公主说了一遍。高阳公主听后,柳眉倒竖,气愤地说:“这些皇子,一个个都只想着自己的皇位,也不看看现在陛下还在病中,大唐正需要稳定。夫君,你可千万别轻易答应他们。”
房遗爱苦笑着说:“夫人,我也不想答应啊。可现在这局势,我不答应,恐怕也会得罪他们。这储君之争,实在是太难抉择了。”
高阳公主想了想,说:“夫君,依我看呐,你不如支持晋王殿下。晋王有长孙无忌支持,势力较大,胜算也高。而且,晋王平日里对咱们也还算不错,要是他登基,咱们也能好过些。”
房遗爱摇摇头说:“夫人,事情没那么简单。晋王虽然有优势,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树大招风,其他皇子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而且,我支持晋王,必定会得罪其他皇子。这朝堂局势变幻莫测,谁也说不准最后谁能胜出。”
高阳公主皱着眉头说:“那夫君你的意思是?”
房遗爱说:“我觉得还是再观望观望。看看各位皇子的表现,也看看陛下的意思。毕竟,陛下才是决定储君之位的关键。在这之前,我尽量不得罪任何一方,先保住自己,才能更好地为大唐效力。”
高阳公主无奈地说:“好吧,夫君既然这么决定,那我也支持你。只是你要小心,这储君之争,可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房遗爱点点头:“夫人放心,我会小心的。”
然而,房遗爱的想法虽然好,但现实却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第二天,房遗爱刚到朝堂,就感觉到气氛格外紧张。原来,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消息,说李世民已经立下遗诏,传位给齐王李佑。这消息一出,支持晋王李治的大臣们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彻查消息来源。
支持齐王的大臣们则得意洋洋,与支持晋王的大臣们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这遗诏肯定是真的,你们就别在这里狡辩了。齐王殿下英明神武,继承皇位是众望所归。”支持齐王的大臣大声说道。
“哼,无凭无据的消息,你们也敢相信。肯定是你们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想扰乱朝堂。”支持晋王的大臣反驳道。
房遗爱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这消息不管是真是假,都已经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储君之争恐怕会因此更加激烈。
就在这时,李世民的贴身太监突然来到朝堂,大声宣布:“陛下有旨,宣各位大臣前往甘露殿。”
众人一听,赶紧整理衣冠,前往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