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好了不知多少。
他们已经没什么反抗叛逆的心理了,就当给大辽驸马爷打工了。
朱寿现在把这些契丹俘虏迁到梁山泊放牧不仅可以让他们加快梁山泊的开发进程,还能让他们自己从事生产,开源节流。
毕竟把他们留在军中养马还要花一大笔经费,不如让他们去梁山泊渔猎殖产,自己养活自己。
陪着答里孛又坐了一会,朱寿起身离开,今天他还要去梁山一趟。
基业草创之际,他需要多下功夫。
朱寿最近还是很自由的,张叔夜不在,没人看着他。
张叔夜出门访友了,从海州调任东平府以后,有一大堆文人聚会等着他参加,在大宋做官就免不了这些繁杂的文人应酬。
现在有了这个空隙,朱寿得赶快把梁山草台班子搭起来。
一推开门,石秀走了过来,牵着几匹马。
“都准备好了吗?”朱寿问道。
“一切就绪。”
“走!驾!”
朱寿翻身上马,双腿一夹,白马疾驰而去。
他们一行人向前奔驰,在苍茫草地上留下一路蹄印。
-----------------
梁山泊的丛林中挂满寒霜,露珠从枝头滑落。
“滴答~”露水沾湿了朱寿的衣袖。
鲁智深打开简陋的木门,众人随朱寿入了空旷的聚义厅。
这间聚义厅是用以前的神庙改装的。
朱寿坐在席子上,然后问鲁智深:“大师现在有多少人了?”
“洒家从汴京找来几个被高俅迫害的兄弟,又收拢二十多户破产渔民,总计百来号人,还找到一个能人异士。”
鲁智深说完,一个贼眉鼠眼的小个子站到了朱寿的面前。
“小弟鼓上蚤时迁,拜见主公!”
朱寿听到鼓上蚤的名字,眼中闪过一抹精芒,连忙将其扶起。
“快快请起,兄弟前来,洒家甚是欣喜,早就听过兄弟‘盗圣’的大名。”
时迁在《水浒传》里是众多好汉中最被轻视的好汉,他发挥的作用不亚于天罡,却被排在了地煞的最后一位。
就凭他那一身轻功,功能性在梁山可以说独一无二。
时迁颇为感动,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他总是被人轻视,听说花和尚落草于此,就想着来找个依靠。
不曾想后面的大佬居然是威震北方的明王尊者·朱寿,而且居然对待自己这么周到。
时迁胸中生出一口“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朱寿言归正传,继续说道:“此番洒家带来了数百匹骏马,兄弟们平常看好契丹人就行,养马用的豆子我会送来。”
梁山水草丰美,又有契丹人照料,养马的条件非常充沛,比在城边上样便宜多了,至于豆子和盐的钱相比之下已经省了不少。
“还有皮甲和武器我也带来不少,智深管制好武器,发放武器的关口要把好,不要落人以柄……”
在张叔夜从侍卫步军司把剩余的武器拉来以后,军队装备换装以后,剩余的兵器甲械无数。
“招募敢勇当首选被官府迫害良家子弟为主,再招募品行过关的江湖豪杰……”
朱寿着重讲了接下来梁山发展的方向,作为他私下设立的堂口,为了保证运行良性,规矩得一来就定好。
等事情说完了,朱寿等人随着鲁智深巡山,选取山险设置关隘。
二人并肩而行时,鲁智深递给了朱寿一本书。
“当家的,这是洒家抄写的经文,给未来的小侄女或小侄子的一点小心意……”
“谢过大师了。”
鲁智深憨厚地递过来半本经文,朱寿双手接过。
这个不念佛、不吃斋的话和尚为自己抄了经文,朱寿难免有些感动。
双方的关系还在升温,这是一个好兆头,大业草创就需要齐心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