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章 给朱元璋将明史

第三章给朱元璋将明史

周远听着李善长的话,忍不住微微一叹,他知道,面对这些恐怕不知道多久没有接触过外面世界的人,他一时半会想要改变他们的思想是很困难的。′w¨o!d^e?b~o-o!k/s_._c_o/m*

想了想后,突然奇道:“哎,你读过书?”

三纲五常,虽然是落后封建的思想,但在周远眼中,在这一群连‘字’都不识一个的小山村,也是实数难得了。

“哼!”

李善长冷哼一声没有回话,只觉得这小子太过狂妄,这《三字经》虽说不凡,但说到底也不过是蒙读之物,这张口闭口便是你读过书,岂不是看轻了天下读书人!

周远则又问道:“既然你读过书,那你总该知道历史吧!”

“不敢说精通,但以史为鉴四字确是牢记于心,《左传》乃是我本经,《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后汉书》也是通读过!”

说话的时候,李善长又是偷偷看了一眼朱元璋,如今乃是洪武三年,战事尚未平息,但南方局势已定,蒙元早已不成气候,为明辨正统,该是朱元璋下令修撰前史之时。

自唐以后,由本朝官方机构给上一个或者几个朝代修史书的确成为一种惯例。而修出来的成果多半作为帝王辰断的一代正史。@′咸°/2鱼a看±书?网{{t _更%新_¤μ最;全+?D

亡国修史相当于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在政治上宣告了上一个王朝的死亡,这对下一个王朝的正统地位有微妙的巩固作用。

也正是因此,修撰前朝史书对于一个文官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誉,他李善长如今虽然为大明文官之首,但下面其实还有刘伯温与他地位相差无几,那自然是希望将这荣誉绑在自己身上。

那既然如此,他自然要在朱元璋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历史学识。

周远点头,说实话,李善长说的这些除了《资治通鉴》以外,就连他自己都没看过,但是并不妨碍他接下来要说的东西。

“既然你读过史,那你难道就没发现,这些封建王朝,全部无一例外,便没有超过三百年的么!”

李善长闻言一愣,在场所有人都是一愣,知晓的人都下意识的在心中默算,而后惊讶的发现,竟然真是如此。

“这……这是为何,难道只是因为没三百年,便一定会出现一个昏君?”

朱标开口了,在场众人,也唯有他敢在这个时候问出心中不解,这种话题太过敏感,就连李善长都不敢开口询问。

周远闻言却是一笑,说道:“王朝灭绝,却是和皇帝昏不昏庸关系不算大,甚至于,若是一个励精图治的明君,反而还可能会加速王朝灭绝的速度!”

“敢问,先生,此话怎讲?”

即便是周远此时压根看不到,朱元璋依旧虚心的拱手求问道。&E3¤Z???小/·]说*网¥: ???免^o2费2\阅?$读?#!

周远则是微微叹了口气,知道今天自己这堂课算是上不下去了,索性直接把手中炭条一扔,言道:“罢了,既然如此,那今天便讲些课堂外的东西,我便以明朝举例,给你们讲一讲末代的明史!”

当着朱元璋的面,要给他讲明朝灭亡史!

所有人都觉得一阵毛骨悚然,周远却是什么都没有察觉,直接开口说道:“和绝大多数王朝更迭的原因一样,明亡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便是气候!”

话音落下,朱元璋立刻开口问道:“先生是说,明亡时遇见了大旱或是大涝,可这也不该,明都定在江南之地,无论旱涝,总不该直接亡国吧!”

周远闻言,指着黑板上还未擦去的板书,说道:“成祖时期,明都便迁去了燕京。”

李善长心中冷笑,只觉得周远越说越离谱,不但语言大明三百年必亡,竟然还敢预言谁继承皇位。

还燕京,现在燕京可还在蒙古人手里当元都呢,却不知朱元璋心中微沉。

北伐的事情,还只是他心中的一个计划,大臣们都以为如今大明已经立国,当是休养生息,却不知他心里一直想着一鼓作气彻底把蒙古人赶出中原。

而上方周远不知道下方各人的小心思,依旧自顾自的说道:”但其实明都无论迁到那里,都无法改变明亡的现实,因为这次大明遭遇的自然灾害是全国性的!”

“气候变换是有规律的,基本上是以三百年为一周期,每逢三百年,便会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往往这个时候,民众便会民不聊生,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自然是一呼百应,而后就会出现王朝更迭!”

“而后待到灾害过去百年,气候会进入一个相对怡人的时期,而这

不想错过《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