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四章 以工代赈

民们度过困难时期!”

周远了然,他知道水患对于农业经济的打击有多大,随后才开口说道:“那为何不试一试以工代赈呢?”

“以工代赈?”

这四个字仿佛有着什么别样的魔力一般,瞬间朱元璋再次陷入了沉思。

以工代赈这个后世鼎鼎有名的政策,或许是因为西方的罗斯福新政,可实际上在东方的这片土地上,所谓的以工代赈其实自古有之。

早在先秦时便有记载,如《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所书:“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趋。三年台成而民振,故上说乎游,民足乎食。君子曰:“政则晏子欲发粟与民而已,若使不可得,则依物而偶于政。”

简单来说,就是当时天下大旱,百姓们民不聊生,晏子请求国君赈灾,国君不肯,还要让晏子主持修建宫殿,然后晏子就召集了灾民们给国君修建,同时借着这个机会,来给灾民们粮食。

东汉时期,也有人有相似的操作,东汉大儒桓谭就曾建议:“宜详考验,皆可豫见,计定然后举事,费不过数亿万,亦可以事诸浮食无产业民。空居与行役,同当衣食;衣食县官,而为之作,乃两便,可以上继禹功,下除民疾。。”

就是直接阐明了,与其一边花钱赈灾,一边花钱修建工事,那和不如直接合二为一,赈灾和工事一起干。

这样既可以完成修筑任务,又能解决灾民的饥饱问题!

不想错过《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