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弹劾
如果朱元璋因为由太医院做出来的药出了问题,那也不用管这个方子是不是他们这些御医写出来的,他们也逃脱不了责任!
就在众御医又开始左右为难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道声音。\w.a!n-b?e¨n..,i,n!f¢o^
“太子殿下到!”
众御医齐齐一惊,这可不是什么太子,这可注定是未来大明的皇帝。
谁也不敢怠慢,所有御医瞬间齐刷刷的跪倒一片,等到朱标踏步迈入门里时,齐声高呼:“叩见千岁!”
只是所有人都没见到朱标见到这一幕后,脸上浮现出那极端的厌恶之色。
明朝对于跪礼要求不算严格,尤其是洪武年间,朱元璋本就是个泥腿子出身,对于这些虚礼是真的不在乎,更何况朱元璋极为在乎工作效率,在他眼里,你在这里又是下跪又是叩头的,有那个时间,多去办两件实事多好。
而可能有些违背印象的是,其实朱标反而更在乎这些礼节,不是朱标喜欢看别人跪他,而是他受到的教育便是君臣父子那一套。
他心善心仁,所以可以对大臣们礼贤下士,但是在礼上却极为看重,因为圣贤书上就是这么教的。*k^u¨a?i\d,u\b′o?o/k..,c?o¨m+
但是现在的朱标却不同的,此时他已经彻底被周远教导的天下大同的思想给迷住了,思维还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下跪磕头,毫无疑问折在周远的大同理论里,绝对是属于封建愚昧的落后思想。
只不过此时朱标也只是在周远这里学到了一些浅薄的思想,具体的理论以及贯彻思想理论的手段还没有学到,所以朱标此时也只能称得上是一知半解的。
所以此时他只是单纯的发自本能的厌恶御医们的跪礼,但是却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来改变。
所以只能急忙让几人起身,众御医自当遵从,乖乖站起来后,朱标的下一句话便惊呆了他们。
“你们应该已经拿到了手稿了吧,好,接下来我会和你们一起,把这个青霉素造出来!”
“……”
众御医齐齐沉默,互相对视几眼后,终究还是有一人走上前小心翼翼的说道:“太子殿下,那药方在我等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就像是一个对医术一窍不通之人随便瞎写的,这东西造出来,若是用到病人身上,岂不是……还请太子殿下三思啊!”
朱标不语,只是又重复了一遍道:“我说,我会和你们一起将这个青霉素造出来!”
御医们都愣住了,眼前的朱标好像和他们曾经认识的朱标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了。\c¢u?i~w_e·i^j+u!.^i`n~f?o~
以往的朱标那怕是面对他们这些地位不算高的御医,那也是彬彬有礼的,断然不会如此,这今天却又是怎么了。
有几个膝盖软的,在朱标加重语气的瞬间,便直接跪了下去,不停地往地上磕着头,却不知这般作态更让朱标厌恶。
朱标此时失了君子之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青霉素是用来救治他母亲的性命的,不容得有半点的闪失。
而朱标也不知该如此从无到有给这些御医们讲解这青霉素的原理,结果看现在御医们这种态度,心中便莫名的烦躁。
心中不由得开始畅想起,这世上若是有那么一批不用在乎身份地位的同好,可以轻松的畅谈或是合作或是相互学习相互鼓舞,那该是多好。
或许这就是周老师口中的‘同志’吧!
……
接下来的几天,周远便在课堂上教学生们制作简易版青霉素,而后等到朱标上完课后便立刻前往太医院开始复刻周远的操作。
因无论是等待水果发霉取菌还是制作培养基都需要时间,朱元璋虽然心急,却也只能等待。
周远这几日也乐得清闲,因为原本一直缠着他讲故事的朱棣和李景隆最近好像是听腻了葫芦娃,嘴里天天念叨着招兵买马,周远好奇听了俩人谈话,发现是在讨论三国的剧情,让周远对这个村子更加好奇。
明明如此封闭,却知道《水浒》又有《三国》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流传进来的。
一切都十分正常,但是今日,上朝之时,却发生了见奇事。
“陛下,臣要弹劾燕王以及曹国公之子李景隆。”一位御史言官上前启奏道。作为言官主要的责任就是进谏,参奏各种不法官吏乃至皇族成员,害怕得罪人的人做不了这个官职。
只不过就算是不怕得罪人,一个四品的言官敢上奏弹劾一个王爷,和一个国公之子,也是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