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练心为上
只有在这种有文化的军队里,才能把革命道理将给他们听,塑造起一支军队的信仰和灵魂。,d,a′w~e+n^x`u¨e~t_x¨t-.\c^o`m^
而有信仰的军队,是不可能被打垮的!
某微操大师的军队,战争时期,抓了一千五百万的壮丁,用的是灯塔国不计余力给的后勤武器装备。
但结果呢,还没等上前线,就要被自己人折磨死一大半,在这支部队里,别说是成长进步了,连命都保不住,这样的部队,又怎么能让将士们有自己的灵魂和信仰。
当一支部队,捞钱嫖娼腐败是军官的主业,打仗是顺带的副业,而就在军官生活在天上人间的时候,国军士兵连饭都吃不上。
反观我军,只要不打仗都是五点起床九点睡觉,上午两小时训练、两小时学习讨论、下午两小时学习、两小时娱乐,晚上是唱歌和聚会。
每一个连队都配备一个列宁学习教室,里面有各种书籍和报刊资料,甚至还有世界先进武器的解剖图,比如航母、战列舰、坦克等等。
当一支军队,除了打仗,甚至还有求知欲,敢拼敢闯,并且不怕牺牲和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还有什么能够击碎这支部队的军心呢?
每个将士都知道,自己做的是为国为民的大事业,而不是只为谋私利的工作。.k~y,a¨n¢k·s..!c_o′m?
他们会有一种使命感,觉得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进而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维护自己的尊严。
换句话说,他们把自己当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件工具,所以我军战士更加讲究人权、平等、尊严,因为只有人才有这些东西,浑浑噩噩的动物是没有的。一旦有了这些东西,人格才算觉醒。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且与大众熟知不同的事实,那就是我军虽然穷,但只是枪炮比不上敌人,基本生存物资,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甚至还可以称得上是一句‘不错!’
毕竟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缺一不可,尤其是物质方面在一个人最初考虑的时候往往有决定性的影响,毕竟吃饱饭活下去是第一位的。
而能达成这一点也只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那就是我军给将士们发的都是足饷,从不可克扣半分。
为何将士们能够严格遵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因为军饷给的够,除了打仗后勤战线出现问题,前线部队拿不到后方的补给的时候,我军的将士们是不会饿肚子的。@求3|^书+~{帮/~′ ?更°{>新o最_快:^
而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又为什么要冒着违背原则问题的风险,去做那些自己都认为不耻的事情呢?
周远和朱棣说了很多,从军队的文明建设,到训练战士们团结统一令行禁止的训练方法,再到了作为一个将军,如何能让将士们信服,信任,乃至于对自己的工作信仰的办法。
这一讲便直到了天黑,等到朱棣从国子监走出来时,天色都已经黑了下去。
朱棣此时整个人的状态都有些奇怪,一半亢奋,一半麻木。
亢奋自然是因为周远所讲的内容,对于朱棣来说既新奇,又有用,恨不得而现在就进行实验,同时也期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支这样有信仰的军队。
不,他甚至不敢奢求,因为他也不保证自己能做到哪些故事里的将领一样,但是办法都已经知道,他只需要能培养出一支可以像是岳家军一样的军队就已经足够了!
而麻木自然是因为今天大脑接收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多信息量让他一个十岁的小孩短时间内接受,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浑浑噩噩的回到了皇宫自己的住所,刚刚上了床,只是还没等闭眼,便立刻又从床上爬了起来。
然后立刻跑到桌前,摊开纸张,磨好笔墨,开始将今日周远所讲的内容记了下来。
最后总结的时候,在纸上面写下来了八个大字。
“赏罚分明,练心为上!”
朱棣很清楚,自己不懂那些什么思想文明建设,周远和他将的那些天下大同的理论他没有办法反驳,也不像是朱标那样被这种思想吸引,所以他结合实际,所能想到让军队提高凝聚力对他言听计从的办法,只剩下了赏罚分明四个字。
而后面四个字,基本上就是对周远所讲的内容总结,不懂思想理论,不代表就不会拥有军魂。
周老师也说了,就连黄巾军那种军队,都也算是有用军魂的,而最主要的原因,无非就是将将士们不要当成为了胜利随时可以抛弃的炮灰,而是也要把他们同样也要当成人。
让他们明白,荣辱,责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