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纠结的朱元璋
丞相制度,肯定是有利有弊的,权力和责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至少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能大大的减轻皇帝的工作量。×新?,完;(本·~ˉ神?{站£& ±./首|发-/
尤其像是朱元璋这种,恨不得什么事情都要过问,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抓一手的,若是没了丞相分担工作,那朱元璋估计自己可能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所以,朱元璋便又对着周远问道:“那周老师,这废除了丞相制度,总不能原本丞相的工作,全都落到皇帝的头上了吧!”
周远笑着摇头说道:“当然不是,在废除了中书省后,便又组建了内阁,而这个内阁其实就是阉割版的宰相!”
“内阁成员三至五人,他们的实际官职一般为五品,如果没有其他兼任官职,内阁成员只是个五品官!”
“目的就是让既然文官能够参与进来,但是不给你实际的权利,既可以帮皇权分忧,但真正的决策权却又在皇帝的手中!”
朱元璋闻言大喜,此内阁制正中他的胃口,如此一来再不用担心这群大臣们辩驳他的命令。[±|2%′?8.+%看§e书?网§? μa更#):新(?¢最ˉ`快?
但是周远下一句话却仿佛在他的头上浇了一盆冷水道:“只不过这个内阁制,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朱元璋瞬间失落,急忙问道:“这有什么不好?”
周远无奈言道:“这内阁制乃是永乐皇帝创立,从理论来说,内阁没有自己的权力,它本质的权力是票拟,也就是为皇帝提供建议,同意与否都在皇帝,也就是这是一个简化皇帝工作量的部门,不存在对皇权的侵占。”
“但这是建立在永乐皇帝足够英明神武的前提下,但是若是碰上一任无能的皇帝,只能在内阁提供的几种甚至只有一种选择中做出选择或者是否同意,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就太多了,很容易就会被陷进去。”
“这也还罢了,同样是无能的皇帝,对内阁言听计从者,虽然皇权被侵占,但多半对国家无害处,可要是一个无能的皇帝,还对内阁的建议一概不理,反而一意孤行自己的那些异想天开的政策,那对于国家来说,才是灾难呢!”
朱元璋听了,顿时一惊,是啊,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谁又能保证自己的后代永远不会出现废物呢?
真要是出个性子软的,让朝臣们把持了朝政,那只要还没有傻到把军权也交出去,那其实也不过皇帝窝囊个几十年。o>微*,趣¢小??¥说} ?·¨无μ/错±?<内@>%容=
可要是碰上个不靠谱的上位了,又没有人能够制衡他,那两晋南北的那些奇葩皇帝就是前车之鉴。
这一下,朱元璋顿时就急了,急忙说道:“啊,这可如何是好,周老师,你可有没有什么办法?”
周远奇道:“什么如何是好,这都是历史,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了,现在外面的世界是民主社会,自然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朱元璋顿时又是一阵语塞,又是磨了周远半天,周远这才开口说起了解决之法道:“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选拔内阁的权利交由人民,而不是让皇帝选拔,同样,内阁成员没五年为一任,任期满后立刻换人。”
“这样一来,由人民选出来的内阁,自然会限制一部分皇权,至少不会让皇帝干出太荒唐的事情,同时,五年换一任,也保证了不会让内阁对皇权产生什么威胁!”
朱元璋闻言突然一阵沉默,周远所说的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朱元璋却有些疑虑。
他想要废相,目的便是收揽大权,可是经过周远的这一操作,相权是回收的,但反而是又将一部分权利分给了百姓。
这一时间让朱元璋有些难以接受,他在乎百姓不假,但却不代表愿意让百姓站到他的头顶上。
封建就是封建,那怕朱元璋再英明神武,也依然逃不过他的屁股就坐在封建这两个字的椅子上。
许久之后,朱元璋叹了口气,心中依旧没有定下决断,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已经准备组建内阁废掉中书省了,反正朱元璋自问绝不会干什么太荒唐的事,有内阁学士想要糊弄他也没又那么容易。
所以,周远所说的内阁制至少在他这一代,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既然如此,朱元璋没有必要如此早的就开始苦恼。
然后,朱元璋便问出了自己今日的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该用什么样的理由来把胡惟庸定罪,然后开启后续的一系列操作。
恰好,刚刚周远讲了,洪武四大案,如今朱元璋只是听了一个胡惟庸案,便能有如此多的收获,所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