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即将到来的科举
同样高兴的不止是朱元璋,李景隆同样如此,他一边解说着比赛,一边在心里算着生意经,今天差不多有七千多名观众,已经算是严重超载,放在后世的治安条例,这个活动压根就不可能允许举办下去。¤,小{?-说?宅?? 3追!~最>μ3新2~?章`3节?
但现在说这些就是在耍流氓,而在李景隆看来,眼前这个比赛场地也只是临时的,等收拢了一些资金后,他肯定要重新修建足球场。
就算是不再加修座位,这一场六千到七千的观众,每人的门票是三十文,那也就是说一场比赛的门票收入大概便是十八万到二十多万文,如今大明缺银,银价稍贵一些,换算出来大概便是两百多两。
这还只是一场比赛,今日特意将比赛放到晚上是为了新奇和噱头,但正常来说,一个场馆一天至少也要举行三场比赛。
这便是一天六百多两的毛利,毕竟又不真的是后世的足球俱乐部,不用考虑高额的球员转会费和薪酬。
对于这些朱棣训练出来的兵丁来说,能给他们这样一个舞台,便已经足够让他们感恩戴德了!
而且,在李景隆的计划中这门票的收入还不算是大头,真正赚钱的大头那还是足彩,到场观众大约有三分之二都买了一张或是两张球票,一张足票二十文,这一场卖出去了五千多张,这便相当于每场比赛除了门票以外,还会有至少一百两的足彩钱。?6?§1?看ˉ·书??网]?¥ .追|最}`/新$?章1?节??D
李景隆算过概率,这足彩想要中奖,低的令人发指,七八场比赛都未必能有一人猜中,而这,还得需要其足够了解两只比赛队伍的风格和实力,那概率就更低了。
因此球票将近的支出同样相当于无,这样算上门票,一场比赛能净赚大概一三百两银子,要是一天三场比赛的话,便相当于这一天就是将近千两。
日入千两,这是什么概念?
便以明代的某一本奇书做例子:“到了次日初二日,西门庆称出四两银子,叫家人来兴儿买了一口猪、一口羊、五六坛金华酒和香烛纸札、鸡鸭案酒之物。”
这一段是西门庆和十个狐朋狗友结义的片段,也就是这四两银子所买之物,足以让十多个成年壮汉有酒有肉,大吃大喝的来一顿。
想一想,朱元璋靠着卖报纸,一期能赚个不到一百两银子,还要负责报童们的工资,都能让朱元璋高兴成那样。?微?[}趣^小$说£ >>更?;±新^最¤1£快¥?
而他如今日入千两,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就是三十多万两,而如今大明的国库收益才有多少,这三十万两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数目。
李景隆心里计算着,这笔钱,给朱棣用来练兵显然是绰绰有余,就算是把每个人的伙食标准在提高个三倍,天天大鱼大肉不再吃那些下水猪杂都没问题。
而且别说是七百人,就是填到七千人,好像养起来也不算太困难,当然,就算是李景隆养得起,朱棣也不敢真给自己在应天府招募七千亲兵……
所以这笔钱留着养兵显然是极大的浪费了,更何况,帮朱棣练兵既算是他李景隆的投资也好,和朱棣的情份也好,他李景隆也不是为了朱棣活的。
因此,这笔源源不断的进项,李景隆还有别的打算,他不同于这个时代其他商人,尤其是在听了周远讲的那几句粗浅的经济学后。
他清楚,商人赚了银子就融成银锭藏起来或是买地买粮屯着,是最愚蠢的方式。
不但对于商人来说资金回报率低,而且对于宏观,对于朝廷来说,甚至是一大害,也是为何封建时期对于商人一直处于打压态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这笔钱李景隆肯定是要动起来的,只是具体要动在那里,他暂时还没有想到。
当然,这个比赛能赚这么多钱,李景隆也没有就此便开始自得自满,他也清楚,若是收益这么大的话,想要瞒过朱元璋是肯定不可能的了。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朱元璋要不了几天就要开始找由头来分一杯羹了,虽然李景隆有自信,看在朱棣,看在自己老爹李文忠,也看在他也是周远学生的份上,必然不会吃干抹净,连点汤都不给自己流。
但是这些银子,他肯定也是要分出去一部分来让朱元璋满意的。
就这样,在李景隆的胡思乱想中,世界历史上第一场足球加橄榄球的比赛很快落入帷幕,获胜的是终究还是黑熊队,毕竟牛大富就算是再能跑,一场比赛将近一个时辰,他又能跑几个全场?
李景隆用着电喇叭宣布着今日比赛的胜者,而后有说明有人通过球票猜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