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集体成果
面对众人注视,郭开稍微有些局促,但还是硬着头皮走到了那纺车之前,原本在纺车旁的是陈启光,他一直蹲在地上观察这个纺车的结构,此时见到郭开来了,同样让开了位置,只是眉头依旧紧锁,显然还是在思考着该如何改造这架纺车。+h.o/n\g+t-e~o¨w^d?.~c~o^m¢
然后就见到郭开学着刚刚那寒门学子的姿势,坐到了那纺车之上,试着踩动了两下,随后又看了看一旁陈启光在院中沙地上画出来的做功图,而后便有些不太自信的说道:“这个位置,能不能垫一块木板之类的东西,可以让脚踩踏的时候更方便用力,也不怕收不住力!”
周围的学生们突然开始哈哈大笑了起来,也不是嘲笑,就是单纯觉得好笑,毕竟刚刚他们都是想着从力学的原理上,上这架机器在做功的方面更加合理,减少力做功时的损耗。
结果这个新来的小子,竟然只是觉得这机器用起来不方便,在踏条下面加一块木板。
众同学们的笑声,让本来就是硬着头皮开口的郭开更是窘迫,闹了个大红脸的从纺车上走了下来,反倒是陈启光则在皱眉深思,随后回头望了一眼周远,见到周远嘴上的笑容时,眉头突然一松。\2.c¢y,x~s?w-.?n¨e-t/
然后便急匆匆的跑出了院子旁那堆摆放着各种工具的地方,不一会便拿来一个木板和一根锯条,而后二话不说的就开始锯了起来。
一边锯,一边还朝着郭开问道:“这个大小合不合适?”
“啊……”
郭开自然先是一愣,可随后发现陈启光似乎是真的是在问自己,而且他刚刚便也发现了,这里的学生们似乎十分尊重这位陈启光的意见,便也不敢带脉,急忙跑过去说道:“差不多,这里再小一些最好!”
不一会,照着郭开的想法,陈启光将锯出来的木板钉在了踏条下面。
周远满脸笑意的让那一开始使用纺车的寒门学子坐上去纺织,不一会就听那学生惊喜着说道:“怎么会变得这么轻便,而且似乎不用再刻意控制力道。”
这种脚踏的纺车,已经存续了好久了,用这种东西,不但需要使用之人心灵手巧,还考验脚踩的力度和速度,熟练工和生手的工作效率有着天壤之别。
而在这踏板的下面加一个木块就能防止脚踩时用力过猛,让踏条的扬抑运轮更加灵巧。^x^i!n·2+b_o!o,k\.*c*o/m_而且,踏条与轮辐所形成的杠杆作用,带动皮弦上的铤均匀旋转更加自如,从而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纺出的丝条和棉条也良品率更高。
这种办法,在历史上还是在嘉靖时期方才被广泛流传开来,却不想今日竟然是郭开给提前改良了出来。
一众同学们也不笑了,一脸震惊的看着郭开这个新来的。
而这是周远也终于开口说道:“我说的改造便是这个意思,虽然没有用到什么高深的物理知识,但是只需要一些巧妙的思维,便可以做到!”
顿了顿后,周远又说道:“所以千万不要小瞧这些小心思,有时候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就是由一个小事引发出来的连锁反应!”
“这位新来的同学,你做的很好,值得表扬!”
“而你们,则需要向这位新来的同学学习,同时也要注意一点,之所以是这位新来的同学比你们先一步想到了办法,恰好就是因为他暂时还没有接触到那些理论知识。”
“所以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学习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一切理论的实施,那都是需要以人为本的,或许有时候就是要从需求出发,再结合理论实际,才能会有好的结果!”
听着周远的教导,周围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受教,没办法,不受教也不成,毕竟事实就摆放在眼前。
然后周远便继续开口说道:“好了,实验课继续,大家不妨顺着这位新同学的思路想一想,眼前的这个纺车,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的呢?”
……
一堂课,足足上了一天,每一个人全都围在这架纺车面前,或是面红耳赤的争论不休,或是直接动手,当然不是对人动手,而是对纺车动手,毕竟不管怎么争,到最后依然还是要看事实说话。
这一堂课,真真是给了郭开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从来没有上过如此有趣,却又十分有意义的课程。
和同学们探讨着如何改进这架纺车,几乎是站了一天,说了一天,明明都已经口干舌燥,腰酸腿疼的,但是精神上却依旧十分的亢奋。
一直到天色渐暗之时,众学生们再一次围成了一个圆圈,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