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上头
这件事肯定是有人在捣鬼!
很明显,朱棣立刻就想到了这一点,首先便是如今大明的国库根本就不缺钱粮,没道理是因此不给发饷。£?e鸿?特[小{说:网= ]**无÷错ˉ?|内)§容§]
其二,他朱棣怎么说也是个皇子,真就是缺粮也不可能缺到他的头上,甚至于,就算是这缺的粮饷是被人贪了,那也不可能是贪到他头上。
所以,这肯定是有人在搞鬼,而且这个人还不怕自己这个燕王。
朱棣年纪虽小,想事情时可能会稍有幼稚,但是毕竟是未来的永乐大帝,这点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
首先朱棣下意识的想起来的就是胡惟庸,因为胡惟庸这老小子最近在朝堂上经常找李景隆以及李景隆的老爹李文忠的麻烦。
有事没事就参一本,都是在说李景隆办的那个球赛,伤风败俗,伤民敛财。
然后以李景隆和朱棣的关系,胡惟庸在这种事情上恶心自己也不是不可能,且胡惟庸也确实有这个能量,毕竟太仓库虽是属于五军都督府统管,但是调拨粮草,还是要有户部协助。
而胡惟庸乃是中书省参知政事,在如今中书省左丞相李善长不管事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统管六部。??=6:,1/?o看?!书-\|网±|? ¥更??新/[最±\全?e?
像是现在缺粮缺饷这种事,也不过是胡惟庸和底下的人随口一说就能办到的小事。
只不过朱棣也不能确认这事真就是胡惟庸干的,毕竟虽然胡惟庸虽然地位清高,确实不怕得罪自己这个皇子,但是似乎也没必要这么下作。
但是除了胡惟庸以外,朱棣也实在是想不通朝堂之上还有什么人会针对他。
毕竟他只是一个皇子,又不是朱标,无权无势的,只是练了这一千号兵丁,谁会把心思放到他身上呢?
点兵台上,朱棣黑脸皱眉,实在是想不通,而下方骚乱也渐渐平息,不知过了多久,老兵们推举出一个代表,走上前来,开口说道:“燕王殿下,这军饷我们这群先来的就不要了,分给新来的兄弟们吧,也好过让殿下的名誉受损!”
不得不说,朱棣最开始练出来的这六百多个老兵,是真的已经被朱棣彻底折服,甚至因为不愿朱棣的名声有损,自愿不要军饷,也要让那群新兵发到饷,好堵住这群新兵的嘴。?j_w¢x*s?.^o¢r*g^
朱棣听的心中一暖,只觉得甚是欣慰,不枉费自己自讨腰包给他们补贴伙食费。
但是朱棣自然也不可能让这群人替自己吃亏,摇了摇头,突然站了起来,走到已经换成了电喇叭的台前,大声喝道:“从食堂里中取粮发饷,我说好了给足饷,那便绝不会差你们一粒米!”
此言一出,下方士卒们自然欢呼一片,倒是一旁瞿通忍不住皱眉。
其实朱棣早就能负担的起这一千人的伙食加上足饷,但是之所以军饷依旧由太仓库发放,便是为了避免朱元璋不满。
毕竟他朱棣尚未就蕃,就在应天自掏腰包养着一千精兵,那怕是朱元璋不会猜忌朱棣,也难免会有人借此找机会弹劾朱棣。
那怕是什么都不为,毕竟那群言官们的工作就是给所有人找不痛快!
其实朱棣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但是还是少年心性,终究是不理智的上头了。
看着下方的新兵们因自己一句话而激动的样子,朱棣热血上涌,又是喝到:“这粮我出了,但是这件事没完,该是我们的,就应当一分不差的给我们,我这便去太仓库求一个公道!”
此言一出,新兵老兵们又是一阵冲天的欢呼,甚至已经有人在那里高呼燕王万岁,又是惹得瞿通一阵皱眉。
下方则是群情激动的,若不是朱棣在军规中严厉禁止,不许行跪礼,说不得现在下面都已经要跪倒一片了。
尤其是这些新兵们,他们一开始在知道军饷不够的时候,还以为朱棣是在哄骗他们,毕竟往常发三四成饷乃至于不发饷都已经成了常态,但是朱棣却是将话说了出去,要发足响。
这便提高了他们的期待,结果却又告诉他们足饷发不出来了。
其实若是一开始,朱棣便规定发饷只有三成,但是每人管饭,顿顿有肉,他们依然会对朱棣感恩戴德的崇敬。
但是结果不是,这份落差感,自然会让他们心生怨气。
但是这一刻,怨气瞬间烟消云散,现在却只剩下对朱棣的崇敬,毕竟这天下间哪个坐营的将官,会为了麾下士卒独闯太仓?
听都未曾听说过!
又更何况朱棣还是个皇子呢!
“殿下,是否要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