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造反?
“圣上驾到!”
百官闻声,皆都纷纷行礼,而朱元璋则是慢悠悠的走了出来,坐上了龙椅,俯视着下方百官,视线则稍微在一脸战斗状态的胡惟庸身上稍微停留了一番后,脸色微黑,然后方才收回视线。`x~q?u·k?a_n.s.h¢u*w-u/.-c?o′m!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太监的声音刚刚落下,胡惟庸便迫不及待的走了出来,高声喊道:“圣上,臣有本奏!”
本就十分惹人注目的胡惟庸,这一刻,顿时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所有人都是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然后便乐呵呵的准备看乐子。
“讲!”
龙椅上的朱元璋,面无表情,看不清喜怒,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
而胡惟庸则是快步走上前来,因看不清路,还差点摔了一下,却依然阻挡不了他坚定的步伐,手捧奏折,言道:“臣弹劾燕王朱棣,曹国公李文忠,以及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豢养私兵,意图谋反!”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一片寂静,几乎连喘气的声音都消失不见,安静仿佛掉下一根针的声音都能让人听的一清二楚。-4·0¨0!t+x_t?.*c~o¢m,
往日朝堂之上,大臣之间相互看不惯,互相弹劾的戏码屡见不鲜。
但是弹劾的内容也多是品行不端,或是政务上某处不规范,被人抓了把柄之类的事情。
可胡惟庸此时所言的,却竟然是在状告有人要造反,而且这造反之人还是朱元璋的儿子,侄子,以及侄孙!
此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可是在发现别人眼中的震惊后,便知道并非如此。
随后,所有人的目光便又齐刷刷的看向了站在前列的李文忠,以及龙椅上依然看不清喜怒的朱元璋。
李文忠脸上虽有些错愕之色,但却并无害怕的情绪。
他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了,总不至于被人污蔑一声,便气昏了头脑,当然他之所以有恃无恐,主要也是因为他还真没有干过什么谋反之事。
而且,谁不知道朱元璋虽然护短啊,他李文忠怎么说也是皇亲国戚,还是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长起来的,二人感情和信任远不是寻常君臣的关系。
此时此刻李文忠长惊愕的原因,更多的则是在好奇,这胡惟庸又是在发什么疯?
弹劾他豢养私兵,图谋造反?
那怎么不直接弹劾他通敌叛国啊!
其实抱有和李文忠同样心思之人大有所在,毕竟李文忠会造反,怎么想是也不可能的事情。?微`[#趣&?%小·说* =|最μ¨新¨+章^?\节±?更\°<新?|£快§?{
不说他李文忠有没有这个心,那有造反的时候,不但本人就在京城,妻儿老小一大家子还全都在呢。
“你可有证据?”
也不知过了多久,朱元璋才再次开口,缓缓说道。
而下方的胡惟庸则是十分激动的说道:“微臣有证据,燕王朱棣,尚未就蕃,竟然就在应天府练了千余兵丁,甚至还私发军饷拉拢这些士卒,而这些钱粮,便是他李家所处,如今现在那些士卒,只怕只知道燕王朱棣的名字,却忘了他们是圣上的士卒!”
“此行此举,与造反无异,还请圣上严惩!”
此话一出,李文忠顿时一脑袋黑线眼神也稍微有些慌乱,刚刚因为确定自己半点想要造反的心思都没有,所以有恃无恐,可现在听完胡惟庸的话,李文忠才知道这是遭了。
李景隆和朱棣走的近他是知道的,李景隆赚钱给朱棣练兵,他同样也是知道的。
寻常武将勾结皇子,可以说是其心不良,但是李文忠本身就是皇亲国戚自然不怕,但是他也知道事情有个度。
便比如李景隆出钱,帮着朱棣贴补伙食,这便算不得什么,但是军饷不同,此事十分敏感。
李文忠也曾告诫过李景隆,万万不可越线,却不想自己担心的事情竟然还是发生了!
这一刻,李文忠心中警钟长鸣,急忙想要下跪和朱元璋解释,只是抬起头是却和朱元璋对视了一眼后,李文忠的心思突然安定了下来。
他看出了朱元璋的眼神中虽然恼怒,但是这股恼怒似乎并不是在针对他的。
不解间,李文忠又下意识的看了藏在暗处的毛骧一眼,在毛骧给了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后,李文忠便彻底松了一口气。
“看起来,好像圣上早就知道这件事……”
李文忠心中默默的想着,随后又意识到,若是换个人这么做,只怕结果还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