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升官
冯胜也是没有办法,面对这种情况,只能硬着头皮先把罪责揽到自己的身上,但是听从朱樉所以故意使坏恶心朱棣的事情却是万万不能拿到明面上说的。_a-i/l+e·x^i?a*o~s_h`u_o~.\c¢o?m′
他也不管他的说辞别人是否会信,但至少不能将这件事坐实!
大不了日后便被朱元璋冷落,但也总好过让朱元璋猜忌,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便死的糊里糊涂。
胡惟庸此时已经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冯胜,他也万万没想到,原本万无一失给自己赚名声的事情,竟然都能出现变故。
顿时,胡惟庸不甘心的情绪几乎忍耐不住,急忙又开口说道:“圣上,这宋国公乃是武将,素来于李文忠这贼子交好,说不得是互相包庇,还是请秦王殿下请来……”
只是胡惟庸的话还未说完,突然就听见李文忠大吼一声道:“够了,你这佞臣,污蔑我与犬子便也罢了,竟然还敢诬陷冯将军和两位皇子殿下,其心可诛,圣上,臣愿一死以证清白,但恳求圣上将这祸乱朝纲的佞臣碎尸万段!”
胡惟庸差点没直接一口老血喷出来,这怎么你李文忠还成无辜的了,竟然还要死要活的想玩死谏那一套,这不是文官才常使的招式么,你一个武将凑什么热闹。-x~i*a-o¨s?h_u·o?h¨u′n*.\c*o!m?
而更可气的是,李文忠突然上升了高度,胡惟庸真要是在开口,那可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淮西武将虽然不是铁板一块,但是胡惟庸敢保证,如果这李文忠真就是拼了老命要和自己作对,那只怕胡惟庸在朝堂上的日子绝不会太好过。
也就在这时,原本铁青着一张脸的朱元璋突然笑了起来,开口说道:“是了,既然宋国公都已经说了,此事不过是个误会,便也不要再上纲上线了!”
“文忠,胡爱卿也不过是一时间有些心急了,没有查探清楚便上奏,虽然冒失,却也看得出为大明的拳拳之心,你也不必为了此事让大家伤了和气!”
朱元璋突然开始当起了和事老,冯胜便是稍微松了口气,这便是知道这事至少不会闹大了,至于之后怎么消除他在其中的影响,那便是后话了。
而李文忠也是知道什么叫做过犹不及的,因此便也只是对着胡惟庸冷哼了一声,便也不再言语。=*D0\0?·&小?说.?网%? ?~更°%新*最?快·×!
至于胡惟庸,心中只剩下可惜和哀怨,只觉得自己命运多舛,煮熟的鸭子竟然也能飞了。
但是胡惟庸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此时竟然又开口说道:“如今我大明的中书省右丞相还是由徐达将军挂职,然如今辽东战事需要徐将军支持大局,而国不可一日无相,今日见胡爱卿对我大明尽职尽责,事必亲为,朕圣感宽慰,今日朕便做主,自明日起,胡爱卿便为我大明右相,还望胡爱卿能担当大任!”
话音落下,胡惟庸整个人的懵了,他本以为,今日朱元璋没对他发火,便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可结果竟然直接让他一步登天,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相位?
这算什么?
因为弹劾了两个皇子,终于让朱元璋看到了他刚正不阿的一面?
巨大的喜悦冲晕了胡惟庸的头脑,丝毫没有想清楚这里面是否有什么问题,直接跪倒在地上,磕头喊道:“叩谢圣恩!”
周围的大臣们也纷纷道贺,唯有身为中书省左相的李善长,又不动声色的往角落里移了移,眼中则闪过一丝精光。
别人看不出来,李善长却是可以认定,这定然是朱元想要对胡惟庸动手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朱元璋今日远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般平静,实际上他的肺都差点要气炸了。
倒不是因为胡惟庸弹劾朱棣,反而恰恰是因为胡惟庸连带着把李景隆也一起弹劾了!
要知道,李景隆可是给朱元璋立下了军令状的,只要开海,便要给朱元璋带来足足上亿两银子的利润!
你胡惟庸要真是把这事闹大了,李景隆的计划受到了阻碍,那这一亿两银子,而且还是每年,是由你胡惟庸来出么?
只怕就算是把你胡惟庸抽筋扒皮,剁成肉臊子去街上卖,也卖不到一两银子吧!
原本朱元璋还想留着胡惟庸一段日子的,毕竟此时大明正是多事之秋,有个能臣干吏也算是能给朱元璋分忧。
但是这一刻,朱元璋确实是忍不住了,就依照着原本周远给他提供的想法,先将其提拔成右相,然后便借着由头,将空印案的事情扣到他这个右相的头上。
如此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