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出使
朱棣这边打完了仗,说是惊险,朱棣又是奇谋频出,可实际上,说到底不过是五千多稍微有点战斗力的匪贼加上两千多的乌合之众。`§第|一2看?书?±网$D ·更?新?o最?@;全.
之所以朱棣需要耍各种手段才能获胜,纯粹是因为朱棣从应天带来的军队太少了!
一千步卒,三百精骑,击败了总计七千人的战绩,其中还有一场攻城战,足以让人惊艳,但同样,在一些人的眼里,这种双方参战人员甚至没有破万的战争,就是小打小闹。
而可以抱有这种观点的,正是如今大明的军神,徐达!
辽东黄龙府,波罗湖对岸,五万精锐严阵以待,而湖水的另一边,则是二十多万的蒙古勇士驻扎的营地。
在此前,这黄龙府,实际上属于扶余国的都城,南北朝时期,扶余国成了高句丽的附属国,此地依旧叫扶余城。
而唐灭高句丽后为渤海国的夫余府境。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
之所以叫做‘黄龙’这个名字,实际上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是辽宋时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他们先占领了夫余城,而后在之后的战争中受了伤,见此处气候适宜,便选择这当时还叫扶余城的黄龙府养病。+6\k.a!n?s¨h\u,._c¢o/m+
结果某夜有一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次日天刚亮,这扶余城上的空便有一条黄龙盘旋缭绕,身长一里多,浑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
后来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一天时间才渐渐散去,同时,那黄龙散去之后,那辽太祖也随之病逝。
当时的大辽便以为这黄龙乃是天上下凡,接辽太祖飞升而去。
这种传说,当然是不足为信,无非就是神话那个病死他乡的辽太祖,但也确实是因此,将此地正是从扶余,改为了黄龙。
而这辽太祖曾经的葬身之地,现在的黄龙府,便是纳哈出部落所在之地,事实上,这整个黄龙府,连带着北边的大片草原,皆是纳哈出的势力范围。
朱标出使辽东,招降纳哈出,是姚广孝给出的主意,因事关重大,毕竟纳哈出势力范围内的部落大大小小五六个,最大的便是纳哈出亲族这一支,足足二十万人。
虽说不是全民皆兵,但实际上已蒙古部族的习性,闲时放牧生产,只要一打仗,这二十万里,刨除老弱妇孺,至少也能暴出来七八万的精兵!
更何况,纳哈出在北方草原同样依靠纳哈出庇护存活的部落,这些加起来,只要纳哈出想要干什么,随时能支援出来十余万精兵。](μ看?.书?屋| !ˉ已μ发?布|&最~新t$章?¨节÷:
这兵力,别说是北元,就算是大明也要严肃对待,所以历史上,已经平定北元后,大明对于纳哈出的势力的态度,依旧是以招降为主!
正是因此,朱标实则好几天前就已经抵达辽东,一直和纳哈出部落隔湖相望,却迟迟没有摆放。
而大明这边没有动作,纳哈出自然更不会有什么动作,本来就是,就让大明和北元互掐就好了,反正纳哈出在这便自己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虽然不知道大明为什么突然停下的北方的攻势,而是跑到辽东这苦寒之地搞事情。
但反正纳哈出不相信大明真的敢和自己动手,因为只要大明有半点想要动手的征兆,纳哈出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直接倒向北元。
纳哈出确实是看的明白,只要北元和大明有一方没有明确的优劣势,他就断然不可能选择一方投靠,且他也永远会是安全的。
对于朱标送来的拜帖,他也不以为意,不就是招降么,你大明太子,身份确实尊贵,但是大不了我纳哈出表现的尊敬些,但至于真的投靠大明,用他好不容易攒下的这些家底替你老朱家卖命?
想都别想!
此时,明军营帐中,徐达有些担忧的看着朱标,开口说道:“殿下,你当真要亲自前去,何不选择一个中间地点,接见那纳哈出?”
朱标的身子骨有些弱,被辽东这深秋马上入冬的天气折磨的不轻,此时真裹在一件后世的狐裘大衣中,面色惨白,但眼睛却格外的有神。
“纳哈出不敢动我,且此行而来,乃是招降,我方自当展现气度!”
徐达闻言,还是皱眉说道:“就算如此,那是不是也有些过于冒险了!”
顿了顿后,徐达又开口说道:“更何况,此前圣上将纳哈出俘虏之时,都未曾招降成功,某认为,如今这纳哈出势力已然做大,这次招降,恐怕还是要让殿下败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