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回京
“报纸,报纸,最新一期的报纸,太原剿匪大捷,燕王朱棣武曲星下凡,仅千人破敌万数匪贼!”
“新一期《三国演义》,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1′1.k′a?n¨s,h!u¨.*c¨o′m~”
“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还剩下最后一张了,欲购从速……”
“蹴鞠赛黑熊队豪取四连胜,为积分赛榜首,抢先锁定季后赛名额……”
应天街头,报童走街串巷,叫卖着报纸,如今看报早已经是应天百姓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乐事了!
无论是读书人,还是商户掌柜老板,反正只要是识字的,大多都会买上一张报纸,足不出户,便能看看这几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更有小说和别处看不到的孤篇典籍,不过一顿饭的价格,实在是太实惠了。
甚至于,一些不识字的富裕百姓,也会买上一份,花个一餐饭钱,求那些贫寒人家的读书人帮忙读出来,偶尔还能对照着报纸上刊印的字体,认几个字下来。
重要的是,每一期报纸的刊印数量也在增长,闲着每一期至少要印出来二十万份,这已经甚至超过了应天府识字之人的总人口,想必也是流传到了应天府之外去。′j′i¢n\r?u~t-a,.~c′o.m¢
“小报童,过来,最后一期报纸给我吧!”
茶馆上,已经归来的朱棣招呼着满大街叫卖的报童过来,甩出十好几枚的铜钱给了那报童,那报童先是惊喜的谢了一番,将报纸给了朱棣,随后又从怀里掏出一份报纸,走到远处继续喊道:“最后一份了,报纸只剩随后一份了,欲购从速……”
昨天朱棣班师回京,沐英和那些骑兵自当是回了五军都督府报道,而朱棣的那一千兵丁,能活着回来这么多,实属不易,所以朱棣直接给他们放了两天假,可以回去与家人团聚,两天后再去军营集合,到时候自然要论功行赏。
至于朱棣,没有回去京营也没有回皇宫,而是被李景隆拉回了曹国公府,不是什么兄弟情谊,而是李景隆现在事情太多了,一个人几乎快要分成两个人用,依旧忙不过来,急切的希望朱棣能回来替自己分忧。
只不过朱棣能帮他什么,只不过倒是将自己此次剿匪中遇见的那位曲阳县的县令王焕的事迹告诉了李景隆,觉得那人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帮手。
而后第二天,朱棣便被朱元璋给从曹国公府拽了出来。??;2×?8)?+看2书@÷ˉ网? ¤?最2新?章?节×更?#新2)快`
也就是朱棣是个皇子,是朱元璋的亲儿子,不然,其他将领,不管打的是多小的仗,回京后不第一时间去面见朱元璋,朱元璋就能治他罪。
只不过对于朱棣,朱元璋此时心中已经十分看重,基本上仅在朱标之下,这点无伤大雅的小事,自然不会怪罪,二人也没回宫,只是将他拽到了坊市之中,爷俩在茶摊前,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这也才有了这样的一幕,朱棣也不禁莞尔,周远和他讲过很多没有什么用处的闲事,没想到周远口中永远都是清仓倒闭,或是最后一份的经营手段,都已经被这些小报童们琢磨出来了。
如今出征归来,看多了血肉横飞的战场,此时再看应天的安定繁华,莫名的,朱棣对于军事的理解更加深了些。
而朱棣对面的朱元璋,却是笑道:“那小鬼头,倒是机灵!”
“不偷不抢,使一点小手段,能让他早点将报纸卖完回家,我觉得很好。”朱棣笑着说道。
“这是自然。”
朱元璋先是附和,可随后却突然话题一转问道:“此次领兵,可有什么不适应?”
朱棣笑着说道:“原本以为会很难,但是好像确实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没有自谦,而是直白的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一次剿匪,朱棣真如脱胎换骨一般,人也突然成熟了起来。
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旁人或许察觉不出来,但是对于朱元璋来说,朱棣是他的亲儿子,就算是早前不太重视,甚至是漠视,但毕竟血浓于水,更合理朱元璋看人的水准,还真就察觉出了朱棣的变化。
内心不由得更是一喜,只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还真是出息了,成器了,当时将朱棣这个不受重视的皇子扔到国子监真是他走的一步妙棋,让他大明多出来一位大才。
而且还是姓朱的,这更是难能可贵!
朱元璋这时又笑道:“那怎么样,还愿意继续领兵么?”
朱棣闻言顿时一愣,先是惊喜,但随后又有些无奈的说道:“难道还有什么地方闹出匪乱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