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论功行赏
京营校场。e(2白?£+马a¥书$?=院; ?无?+t错=@内μ,容°a*
朱棣久违的站在点兵台上,还颇有些沧海桑田的感觉,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京营训练那一千兵丁,台下站着的权势骨瘦如柴,东倒西歪和灾民一样的人。
但是现在,点兵台下方,这一千兵丁,一个个精神饱满,体格健壮,一举一动皆都整齐划一,只是站在那里,都仿佛是一到十分具有观赏性的风景。
更难得的是,经过剿匪这一战,这些兵丁们身上还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
而除了跟着朱棣很久的这一千兵丁以外,还有朱棣刚刚领回来的五千新兵,亦如朱棣刚刚接手那群老兵之时一样,一个个东倒西歪的站着,不成队形,更没什么纪律,就算是朱棣站在上方,依然是在窃窃私语。
唯一较为令人欣慰的是,这五千个新兵至少体质虽算不得强装,但至少不像是那一千人刚开始时扔给朱棣那弱不禁风的样子。
“瞧那群人,都是臭当兵的,神气什么啊,能多发饷啊还是怎么的?”
“嘘,可别瞎说,没听人家说么,头顶上站着的那个小娃可是个皇子,在他手下的兵发的可都是足饷,每天还管饭,顿顿有肉吃呢!”
“扯犊子不是,这么多人,顿顿有肉,那皇帝家难道是用金锄头种的地,能多种出来好几倍的粮食不成。??÷鸿!_特#小?`说{2网?-| {1首>|发?,”
“谁骗你了,没看见那群人一个个壮的跟个牛似的么,身上穿的还都是新衣服,啧啧,你说咱们以后也算是皇子的兵了,咱们能不能也发足饷,也顿顿吃肉,也给咱们发新衣服?”
“……”
新兵们窃窃私语,甚至有些话明显有些对朱棣不敬,一旁的老兵听在耳朵里,胸中顿时憋了一肚子的火气,但是朱棣没有命令解散队列,却是谁都不敢动,甚至连发出声音的想法都没有。
这一对比,可以说是云泥之别,泾渭分明,朱棣更是对自己手下这群老兵满意至极。
随后也不再看那群老兵,而是来到喇叭前,大声喊道:“百户瞿通出列!”
穿着明朝百户服饰的瞿通迈着正步,挺胸昂头的走到朱棣面前,用这朱棣从周远那里抄来的抚胸礼而后朗声道:“末将在!”
“瞿通随军剿匪有功,得圣上蒙恩,特赏赐你为世袭千户,黄金二十两!”
这世袭千户的官职,还真是朱元璋亲自赏赐的,何奎完整的将此次剿匪过程说于了朱元璋所听,包括了初始时,无论是沐英还是张氏两兄弟都不听从朱棣调令,而朱棣又是如何折服三人的手段。?y^o?u!s,h/u/l\o^u`./c~o\m/
这其中自然也有关于瞿通的表现,戎马一生的朱元璋,即便只是口中听说,大概也听得出来,瞿通绝对是一个原本被埋没在京营中的可造之才,这才让瞿通的官职来了一个大跃进,只是一场仗就从百户变为了千户。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有考量瞿通乃是朱棣一手带出来的亲信的原因所在。
或许其他武将朱元璋会有所顾虑其在军中培养亲信,但是对于朱棣,朱元璋可以说是放了一百八十个心,毕竟或许有皇帝老子猜忌皇子的,但是朱元璋绝对不在此列!
而且,即便是抛开这些场外因素,单单凭借着这一次剿匪的功绩,那堪称离谱的战损比,瞿通他也配得上这一次的提拔。
“瞿通上前领赏!”
“末将领命!”
瞿通又是大喝一声,随后便难掩激动的走到朱棣面前,面对兵力几倍于自己的匪贼都不曾颤抖的双手,此时却已经抖得和个筛子一样。
最近这几个月的经历,就好像是做梦一样,几个月前,他还只是京营中一个人生毫无目标的兵油子,可突然出现的朱棣,让他已经沉浸不知多久的内心突然再次活了过来。
再然后的事情,更是让瞿通真是想都没有想到,赏罚分明的规矩,可以发放足饷顿顿有肉吃的待遇,以及一个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主将。
没错,即便是朱棣如今上马都还需要让人垫一下才能够得着马背,但是在瞿通心中,朱棣便是神一般的存在,谁要是敢说朱棣一句坏话,他说不得便要上去拼命。
他之所以沦落的前几个月前的境地,便是因为军中有将领做的太过分,争抢手下的功劳不说,还十分苛责手下兵丁,这才让其心灰意冷。
瞿通一身家传武艺,毅然决然的从了军,自然是想要做出一番事业的,结果发现他出生入死立下的功劳,反倒是被头上那些尸餐素果的废物带领了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