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郑和下西洋
至于三宝太监或者说是郑和的成就便更不用多说了,永乐三年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秒=章D节)小?¨)说×>网¢ 3~-更@++新×最.t全÷??
造长四十余丈,广十八丈的大船共计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期间张辅讨平安南,此后,郑和向爪哇方向南航。
然后郑和的船队就开始了开挂之旅,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恰逢时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郑和直接帮着西爪哇灭了东爪哇,事后西爪哇直接奉上黄金六万两!
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再之后又到过苏门答腊、满刺加、锡兰、古里等国家。在古里赐其王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这基本上就是等于是在宣示主权了,我到过,我来过,我征服过。^1,7?n′o·v~e?l+.\c^o/m,
唯一可惜的就是,郑和当时下西洋留下的海图被清朝时的不肖子孙给烧了,不然……后世或许也再没有那么多的海权争端!
而这,还只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而历史上,郑和共下过七次,最远甚至直接到达了东非、红海。
也只可惜当时的大明实在是没有什么经济头脑,也确实是农耕民族对于海洋十分不敏感,导致虽然扬了大明国威,却没让大明捞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只不过现在的马三宝,既不是郑和,也不是三宝太监,他也不知道他历史上的成就,他只知道,如今这个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一定要好好珍惜!
因此,别说是休息,他是一分一秒都不敢松懈,就这学习的劲头,放在后世,妥妥的一个省状元的苗子,就便是现在,若有名师教导,拿一个真状元,也不是未尝不可。
上方的郭开看的惊奇,不再纠结于自己的题目,而是拿起马三宝的试卷看了起来,几分钟后,面带微笑的说道:“不错,又快又准!”
其余几个孩子有些艳羡的看了马三宝一眼,只不过马三宝却从始至终都是无动于衷,一心放在手中书本之上。-?o咸1鱼2看′+.书$ ?§最?t`新¥章=节?×更}新,快¤¨
郭开见状,突然起了考教的性子,便开口问道:“我上午教你的《历代蒙求》可曾背下来了?”
这些孩子们的课程,周远暂时只教导数学,文化课则由吴伯宗和郭开俩人教导。
而教导内容,则是古现代相结合,既学拼音和简化字,但同时也学些正统的古文。
这算是周远的一次尝试,因为他也发现了,外面的知识固然先进,但是似乎在这个村子乃至于只停留在朱元璋等人口中的县城的文化氛围里,这些后世没人在乎的学识,好像也十分重要!
吴伯宗和郭开俩人教课,周远开学第一课的《三字经》自然是要教的,但除了《三字经》还有他们小时候的蒙学,小四书。
所谓小四书,分别为《性理字训》、《名物蒙求》、《历代蒙求》还有一本《史学提要》。
这小四书中《史学提要》或许是最简单的那个,以四言韵语,贯穿诸史,自上古以至宋末,便于初学者记诵。
而《名物蒙求》大概相当于这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其中内容包括山川林泽,物产资源,也包括六禽、六兽、六畜的名称。
《性理字训》则听名字便也知道,便是将程朱理学的那一套简便了一些,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说成是永恒的天理,属于人性所固有,人们应该绝对服从理性,将这种思想灌输给孩童。
而郭开考教的《历代蒙求》则是小四书中最难那一本,其书名取自《易经·蒙卦》中的一句:“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和《史学提要》同样为一本历史教材,但是所讲的却十分深奥,从开天辟地的神话时代到元代的历朝兴衰,每个朝代皆述其开国与亡国之君,再提及其间有作为的皇帝。
其实小四书也可以称之为蒙学,但绝不是给连字都还未认识几个的学童学习的,但是郭开却不在乎这么许多,而且一上来便是选择了最难的《历代蒙求》。
反正《性理字训》周远是绝对不可能让郭开给他们讲的,且鬼铠自己本身在接触物理之前就不信奉那一套,而《史学提要》则和《历代蒙求》的内容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因此郭开自然而然的会选择《历代蒙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