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心态
朱棣闻言,顿时大失所望,没有火药,单有这炮筒又有何用,就是当锅造饭,都要嫌弃这东西太大了。?h′u?l,i*a?n¢w^x,.\c?o_m+
但是随即,他便又是眼前一亮,急忙开口说道:“父皇,可否让陈大人随我一起出征,再带上一千火药司的匠户!”
如今陈启光已有官职,就算是朱棣和陈启光关系好,但是一些称呼在私下叫来没关系,可在朱元璋面前却还是要称呼一声大人。
朱棣此言一出,沐英也是一喜,觉得他怎么没有想到这个办法,不就是产量低么,那不也急,就边走边造呗,如此一来好处可太多了。
只是朱元璋却皱眉,有些犹豫的看着陈启光,在朱元璋眼中,这可是位大才啊。
如今周远学生中,最成器的可不是朱标和朱棣,恰恰是这位此前名不经传的陈启光,即可改造水车坊车便利民生,又可以研发火炮改造火枪,给他大明武备添砖加瓦。
听说是如今国子监又多了一位叫做郭开的,同样也是学习理科的天才,但奈何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
这打仗的时候兵荒马乱的,若是让他这大明的大才有个三长两短,朱元璋估计要心疼好久。_s?j·k~s*a/p,p~.?c*o?m-
朱元璋很清楚,只有拿到手了的才是他自己的,周远固然宝贵,可人家毕竟是仙人,若是在大明待得厌烦了,突然回天上去了怎么办,所以朱元璋十分希望多出几个陈启光这样的人,能将周远这些来自仙界的知识都留在大明。
也看出了朱元璋的犹豫,沐英突然开口说道:“圣上,在下以性命为担保,必然护住陈大人安危,若陈大人有什么三长两短,提头来见!”
此言一出,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后突然嘴角微微一笑,非是笑沐英而是笑自己,觉得自己怎么年纪越大胆子越小了。
像是沐英这般年纪的时候,十几二十个人就敢出城追击元兵,等在回来的时候,就已经在老家拉起来三千多人的队伍了。
打仗时,但凡有六成胜算,便知道机不可失不再来,如今打一个小小李思齐,竟然还担心的瞻前顾后起来了。
当下笑着对陈启光问道:“启光可愿随军出行?”
陈启光看了一眼朱棣,见他正对着他疯狂眨眼,他性格虽沉稳,却也觉得好笑,且毕竟是男儿,那个有没有征战沙场之梦,更何况还是去帮有着同窗之谊的朱棣,当先点头言道:“自当竭尽全力!”
朱元璋闻言便点头言道:“那既然如此,朕便允你一千五百火药司的匠户!”
朱棣顿时大喜,跪地磕头说道:“多谢父皇!”
……
不日就要出发开拔,朱棣这几日自然不能再随意厮混,而是去了军营校场。?′?咸(=鱼D看μ?±书>>网¤·$ μ追#;¥最£新!>章\¨D节¢[
与将士们里说了要出征的消息,让这些兵丁们们抓紧时间回家安排事情,三日后校场集合。
按理来说,对于这些最底层的士卒,出征打仗显然是最不愿意遇见的事情。
毕竟打仗是会死人的!
朱棣既然让他们放假休息,也是想着让他们能最后和家里有个交代,毕竟这一次不再是剿匪,那李思齐怎么说也是个割据势力,手底下的兵马都是养了十好几年的,朱棣也没有把握能将他们完整的一个都不少的带回来。
所以,朱棣都已经想好了这些兵丁们会有些低落,甚至连激励士气的话都准备好了。
结果却是让朱棣万万没有想到,这群兵丁们,非但没有士气低沉,反而一个个兴奋高亢的不得了,看样子都好像是巴不得要去打仗似的。
这世上不是没有那种好战弑杀的部队,但那多半都是带着宗教性质的,周远曾和他讲过那几次圣战,让朱棣有些理解不能。
不就是信仰不同么,他大明大大小小的神仙数都数不过来,百姓们不还是挑着自己喜欢的或者需要的来信,在碰上个不灵的,比如好几年不下雨的龙王庙,说不得还要用火烧来吓一吓!
用得着需要打仗来解决争端么?
朱棣不理解,但是可以肯定自己的这些兵丁们大概率都是不信神的,可为何面对战事,又是如此不惧,更让他疑惑。
还是瞿通给朱棣解了惑,朱棣将自己的命看的很重要,可对于这些兵丁们来说,命这东西,虽然可贵,但却绝不是最重要的。
他们努力的活着,便是为了能让妻儿老小不至于饿死,多少能有个依靠。
而朱棣上一次剿匪结束后的行为,显然是直接戳中了他们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