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先质疑,再相信
朱棣的话音落下,下方的军阵中又传来阵阵哄笑声,只是这声音倒是没有多少嘲讽,只是单纯觉得朱棣说的话有趣。×a°如(a文_网|`* ?无e错?:内?容+
同时,朱棣这别开生面的鼓舞士气的方式,也让这些将士们莫名其妙的觉得有些亲近。
至少会让他们觉得朱棣真的是将他们当成是自己人,而不是想要用他们的命,去换朱棣自己的功绩的将领。
毕竟朱棣可是皇子,一个皇子在这和你说肺腑之言,那还有什么可指摘的呢?
只是随后朱棣却话锋一转,言道:“你们肯定很好奇,我才多大年纪,我父皇到底是有多昏庸,才会让我这么一个连毛都没长齐的人,来领兵打仗!”
这话说的,就连一旁看似面无表情,实则心里不断咒骂朱棣依然对其不屑的沈文俊,听的都是心中一跳。
心中想着,朱棣这是不是疯了,竟然敢如此对圣上不敬。
同时心里也有些奇怪了起来,因为他也是跟着朱元璋打过天下的,自然知道朱元璋绝对称不上是昏庸,反而是极为英明。
可这样一个明君,为何却将朱棣这么一个孩子,送到了西北来,还让他领兵打仗?
再然后,朱棣便直接的给出了答案,只见朱棣十分郑重的开口说道:“就在一个月前,太原府闹匪寇,圣上看重,领二百骑加一千京营的士兵前去剿匪。`d?u!y?u-e!d~u?.·c\o/m′”
其实朱棣剿匪的功绩,在京城掀起了不小的波浪,毕竟有着报纸的推波助澜,但是在这里的皆都是许久未归京的边军,别说是报纸了,一切消息的传递都是以月来计算的,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情的,甚至于就连沈文俊都不太清楚。
曹良臣或许是知道的,但是他也没必要和沈文俊说这些事情。
因此,当朱棣提出自己曾去剿匪的时候,沈文俊心中只是一阵不屑。
剿匪而已,所谓贼匪,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能有他面对的蒙古铁骑难打,得胜了,又能有什么骄傲的地方?
心中又一次将对朱棣的评价降低,只觉得朱棣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将一次剿匪来当做功绩,殊不知蒙古人的铁骑和那些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
而朱棣,也不知道自己刚一开口就被人鄙视了,但是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而是继续说道:“太原的知府瞒报了当地匪灾的情况,我还是到了地方才知道,那里的匪灾已经十分严重,聚集起来的匪兵,已经足有一万余人,甚至于还打下了一座县城,据城而守!”
“而我只带去了一千两百人!”
听到这里,沈文俊才算是真的微微一惊,一万对一千二,十倍的兵力差距,即便是匪贼都是些乌合之众,却也终究是一万人,沈文俊自然知道这种兵力差距,绝不是轻松便能将匪贼击溃,更何况,听朱棣所言,那些匪贼们甚至还打下来了一座县城。·x!j?w/x`s.w!./c\o.m`
本就兵力不占优势,打的竟然还是攻城战!
心中也稍微对朱棣有了些许改观,他虽然觉得,若是让他来,一千二对一万,若敌方当真没什么战斗力的话,他或许在付出惨痛代价后,也能获胜。
但是朱棣一个这个年纪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倒也确实足以自傲,就是不知道伤亡如何
可是接下来朱棣所说的每一个字,都让他惊掉了下巴。
“那一场仗我赢了,不然我也没有机会站在这里和诸位说话,但是你们知道这一仗,我手下将士们的伤亡是多少么?”
下方无人说话,但是脸上也都带着唏嘘之色,大家都是不管是边军还是京营,说到底都是当兵的,大家都是最为底层的卖命的角色。
因此见朱棣这么说,他们下意识的便以为这绝对是一场惨胜,难免会有一种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的情绪在这里。
就在这时朱棣突然开口说道:“我的部下,面对近万人数的贼匪,甚至还要打一场攻城战,最后伤亡才堪堪超过两位数!”
听到这里,下方将士们先是震惊,随后便是一阵哗然。
“两位数,骗人的吧!”
“你信他你就是那个,他以为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不成,挥挥手就能让敌军灰飞烟灭?”
“呵,想那朱重八从一个乞丐变成了皇帝,老子服他,结果他的儿子竟然是个这德行!”
质疑和不信的声音便不绝于耳,现场渐渐的骚乱了起来。
可就在这时,一道整齐划一,几乎要划破云霄的怒吼喝道:“噤声!”
在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