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质量和服务都要走在前列
徐婉婉点点头。.8^4\k/a·n¨s·h`u\.`c/o*m_
杨明微微皱眉。
“太冒险了,首先我们生产如果没有预付金那基本上就要全部垫付,此外你还要租柜面,租金、人工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他越是在这厂里多干一天就越觉得徐婉婉的思想太过特殊,他总觉得应该保守前进,而徐婉婉太冒进了,现在就觉得应该是她年龄的问题,先不说前期投资多少钱,就算真的坚持下去有多久能回本。
在一切投资还没回本的时候,新的订单没有到,那厂子里现在几十号人又该怎么养活?
他是生产经理,必须要考虑到员工的利益。
徐婉婉当然知道杨明心里的顾虑。
“我知道你有顾虑的地方,但是我也是考虑全面了的。”
我想要做的并不是一个只能维持现状的鞋服厂,既然换了品牌我们就要敢于拼搏,而且我有信心,我们品牌的服装只要去到商场一定会大卖。”
徐婉婉知道在八十年代初,因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完善,社会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服装行业的销量并不高,而且当时的市场竞争也不激烈,商家更是不愿投入太多资金去研发新款式,也不愿投入资金去拓展衣服的营销渠道,两方原因之下服装行业的销售并不能提升。D我`?(的D¥书?城:?? *最|:新ˉ·μ章]节o?更^新.&?快°?¥
可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了,南方市场已经开始发展鞋服行业走在时代前端了,其他商家还未嗅到商机的这一刻他们就该放手一搏,况且徐婉婉也有放手一搏的基础和资本。
杨明看着一脸自信的徐婉婉,还是建议她保守一点。
“厂长,你的一些管理理念和办法目前来说在厂里还是看不到太大的成效,如果在厂子还未经营稳定之前我建议不要这么冒进,否则好不容易重新运转起来的厂子要是在面临破产,就没有机会了。”
徐婉婉听了杨明的话,把她心里的想法推心置腹地跟杨明聊了聊。
首先她是知道鞋服厂的运营的,拿后期接单来说。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规模、设备、甚至是服装厂的地点还有厂子里垫付资金的能力。
例如现在的夏莎尔就不能够将销售的注意力放在刚刚兴起的外贸单上,厂里的设备都是原始设备,要多以接普通面料或者针织类服装为主,像南方市场流行的牛仔服目前厂里就还没有这个能力。
再者就是夏莎尔的所处地点,比较好的是周围都有服装厂,这样一来即便是距离很远的客户也会有相对便宜的运费。
最后是厂子垫付资金的能力,先不说没有订单的情况,即便是有了订单客户的费用是不是能马上现金结账都还是两说,所以这一方面的能力一定要具备。D完:?本@`^神;站` /最(新/·¥章@?a节~:更t\新(?e快o
听着徐婉婉如数家珍地一条一条列出后期运转厂子的一些关键点,杨明不禁对徐婉婉再一次刮目相看。
“既然你知道拿订单都有这么多需要考虑进去的,那为什么还要冒进选择直接销售呢?”
徐婉婉见杨明此刻的态度显然是被她刚刚的一番话说动了,笑了笑反问他。
“你认为冒进的直接销售和寻找订单哪一个更难?”
杨明认真的思考。
徐婉婉见他不说话,继续分析。
鞋服厂的订单其实最主要的是有朋友介绍,再不就是去大型厂家看看有没有外发单,又或者是一些大型工厂、学校会不会有制服方面的订单。
这个年代没有网络信息的互通,还有一个方法就是靠人不断去市场摸索,寻找客户。
其实对于一个刚刚面临差点破产的服装厂来说,想要行业内的朋友介绍有点难。
寻找外发单或者制服单又不符合徐婉婉开创品牌的初心,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冒进一点直接销售。
杨明一边听,心里的想法也慢慢开始转变。
他忽然发现,徐婉婉将这个厂的定位看得非常精准,当初他其实认为夏莎尔开厂的时间太过着急,没有前期客户的积累,一旦厂子开始运转,所有的费用就开始一天一天累计。
没想到看似匆忙开厂的徐婉婉竟然早就有了一系列的规划。
徐婉婉知道杨明一点一点正在被说服。
“当然不是说订单不重要,我们同样也需要订单来维持一个基本运转,作为鞋服企业,按照惯例都会把目光放在同类型的订单上,其实我们可以更加开拓眼界,例如婴幼儿服饰、床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