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从半睡半醒的状态中回过神来,一扫视,其他人都还在睡呢。
李干扭头透过舱窗往下看,哦,飞机进入渤海上空了,机组选择的是向北飞越渤海,直接抵达211厂。
此时是正午时分,太阳最猛烈的时候,因为太阳正当中,货舱里反而没有之前那么晒了。
又过了三十分钟,李干明显感觉到飞机在持续下降飞行高度,他默算了一下,此时距离211厂机场大概是两百多公里,也就是说,最多四五十分钟,飞机就搞加入降落航线。
运输机不是战斗机,提前下降飞行高度是必须的程序。
此时,飞机在渤海中间,飞行高度约2000米。
李干呼出一口气,不由思考起落地后如何开展工作,要借助这次机会,查清楚武达民团队在03号歼-8原型机调查中做了什么手脚,还自己一个公道!
突然,飞机猛地往下掉,众人猝不及防,好些被抛起来,脑袋磕到了舱壁。
“啊!”林小茹更是惨叫一声,抱着自己的脑袋。
微暴流!
李干眼前闪过一个可怕的极端气候现象名称。
他可是王牌试飞员,在进行一些高度危险科目试飞的时候,反而要挑恶劣气象来飞,他什么气象都遇到过!
微暴流的可怕之处在于,由上往下产生强大的向下气压,像巴掌一样垂直向下地把飞机往地上拍!
李干大喊一声,“大家抓紧护手!”
话一说完,他人就冲向了驾驶舱。
张玉龙的反应非常快,当飞机被气流强行压着垂直向下掉高度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把油门杆推到最大马力位置,同时拉杆放襟翼,处置很得当。
但飞行高度还在往下掉,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强大的向下气流将飞机往下压!
微暴流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这种气象通常出现在中低空,而在这个高度上的飞机,通常在起降阶段,换言之,遭遇微暴流后,飞行员能够反应的时间和空间,都极其的有限。
因此,微暴流又称“低空杀手”。
当前,03号运-8的飞行高度只有一千两百米,现在已经降到了七百米。
短短几秒钟,掉了六百米的高度!
李干紧紧扒着主驾驶的椅背,冷静地说道,“张队,压杆,压杆向下冲!”
副驾驶扭头诧异地看向李干,大声训斥道,“你懂不懂,你是干什么的?快出去!”
压杆是下高度,现在高度正在往下掉,玩命拉杆爬升才对!
张玉龙却猛然惊醒,他抬头看向前方,前方晴空万里。
他立即依言向下压杆,机头缓缓呈斜向下姿态,四台涡桨发动机嘶鸣着持续不断提供推力,飞机加速斜着向下俯冲。
李干的目光扫过仪表台。
开过飞机的都知道,飞行学员要成为合格的飞行员,其中有两项基本技能是必备的,第一个是快速心算能力,第二是盲操。
别看李干只是扫了一眼,就这一眼,大约一秒钟之内,此时此刻飞机的飞行参数便记在了脑子里,再一秒钟后,李干已经心算出了想要的数据。
“保持姿态俯冲,不要着急!”李干提醒道。
张玉龙没有回话,但是他的动作表明了态度——按照李干说的操作。
副驾驶人已经傻了,饶是他是有着一千小时飞行时间的老飞,看着庞大的运-8跟俯冲式轰炸机那样往下冲。
本身就在掉高度,你不拉杆爬升,反而采取相反的操作动作,逻辑上就解释不通。
不怪副驾驶蒙圈,要不是李干提醒,张玉龙这位有着两千飞行小时的试飞队队长,也想不起这一手极其冷门的操作!
俯冲加速度,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轻轻松松地突破了650公里每小时的最大设计空速,直接爆表达到了680公里每小时,而且随着俯冲的持续,空速还在增加!
阴差阳错之中,张玉龙机组倒是先完成了最大设计空速的试飞。当空速表上的指针到了定格,然后在那里颤抖不已的时候,空速已经超过了700公里每小时。
货舱里的调查组成员只觉飞机在高速俯冲,他们看不到前面的情况。
而驾驶舱这里,无线电员、机械师、副总师等人,看着海面好像在高速向自己扑来,心跳几乎都要停止了跳动。
飞行高度在加速下降。
在跌破三百米的时候,李干大喊,“拉起!”
张玉龙就等这句话,用力向后拉杆。
副驾驶下意识地合力向后拉杆。
主副驾驶位的操纵杆都能操纵飞机,对一架庞大的使用液压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