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可不是搞就能搞出来的。当然,卡车简单,跟东风厂把图纸要过来,我去把生产资质跑下来,自己就能生产。”
这就是大厂的底气。
现如今的985厂完全有资格自称大厂了,无论是地位还是规模,都把211厂远远甩在了身后。
李干直接把两份图纸拿出来,在茶几上铺开,道,“我们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做测试,另起炉灶费时费力,直接兼并……嗯,将绵汽厂纳入联合体是最快的办法。”
“两种都是军用车,一款是人员乘用车,一款是高机动越野车,前者用作通勤,替代212吉普车,后者则是新型高机动战术平台。”
“尤其是后者,反击战中,部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重装部队在热带丛林、水网稻田这些地域里作战时,机动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这种高机动的轮式越野车非常适合装备给轻步兵部队。”
杨伟顿时来了兴趣,只要和军品有关,就有了搞一搞的价值。
军工厂就是干这个的。
李干说,“而且,出口的希望很大。”
杨伟眼里都发光了。
现在985厂上上下下一万多人,以创汇引以为傲,听到创汇就两眼发光。
试问全国哪个厂子有本事拿几十个亿的美元的出口订单?
当然是再接再厉继续创汇啊!
杨伟连忙问,“有意向订单吗?”
李干无奈地说,“得有东西出来啊!靠几张图纸顶什么用?”
他发现,自己把985厂这帮人的胃口给养刁了,现在都开始看不起国内订单了。
却不知道真正的大市场在国内,包括厂外更多的人。
杨伟讪笑着,“那,需要投入多少钱?”
李干诧异地看着杨伟,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
“你别误会。”杨伟连忙说,“厂里当然有钱,但是要花出去,不是我一人说了算,这你也知道。而且,搞汽车……投入太大的话,我担心部里不批。”
李干人都傻了,“几十亿现金,就躺在银行账户里?”
985厂现在的钱是花不完的,一百多架歼-10AE的出口订单,国家光是第一批资金就拨下来了几十个亿,根本花不动。
“自己不流动起来,就都是死钱,你不会连这个基本经济规律都不懂吧?”李干不敢置信地看着杨伟。
杨伟理所当然地说,“存下来的钱才是钱啊,花出去的就是别人的了。”
李干忽然明白了。
隔着四十年,彼此之间对经济的认识差距太大了。
账户里躺着大笔资金的,只有两种企业。
一种是小富即安型,赚点钱留下来,没有进取心,存活期很短;另一种超级大的庞然大物,那种几乎找不到大笔投入地方的恐怖存在。
以后的国内的那些互联网巨头,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符合这种超级庞然大物的特征。
显然,985厂还远远到不了那个高度。
以至于,有这么一种说法,花出去的钱才是钱,躺在银行账户上的是数字。
当然,这种观点对广大普通人是不适用的,得反过来。
换言之,杨伟是站在普通个人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经营问题的,这就有问题了。
李干是纯粹的军人,他可没那么多脑细胞给杨伟课外课,不过,他只用一句话就让杨伟的守财奴思想破防了。
他道,“985厂是国有工厂,账户上的钱你不会,有的是人替你花。”
端着茶杯正准备喝茶的杨伟当场石化,呆住了。
是啊!
说到底是国家的钱!
要是让一些兄弟厂知道你手里有这么一大笔闲钱,可能会想方设法通过主管部门要点过来花花。
什么你的我的,都是阿公的啊!
“搞!往大了搞,5亿不够那就10亿,还不够继续加。”杨伟没有丝毫的犹豫了。
李干说,“尽快把手续跑下来,我先去一趟一拖,回来后直接去绵汽厂做立项的事。”
“没问题,都交给我了。”杨伟信心满满地答应下来。
他这个厂长在整个工业系统里,那地位是水涨船高,上级重视,活动能力自然就更强了。
让三机部批准和绵汽厂的合作,杨伟自信能搞掂。
李干相信杨伟的能力,他要是连这点合作都跑不下来,这段时间建立起来的威望,恐怕就毁于一旦了。
时间已经进入了1979年的第四季度,距离两伊开战的时间越来越近,伊拉克那边催得紧,李干一直拖着不过去进行人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