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1章 我需要2000辆坦克

而李干给他们的,是一笔纯利润24亿东大币的超级大单!

很难抗拒。

农村联产承包制实施后,在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具体到一拖,那就是大型拖拉机的需求锐减。

没了指令性生产计划,一拖的日子越发难过了。

深深吸了口气,方成功说,“李主任,我向厂里汇报,需要领导层开始研究。”

李干说,“最多三天。”

方成功犹豫了一下,一咬牙,点了点头走了。

这么大的事,放在以往,没有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是确定不下来的。

停止拖拉机的生产,开足马力生产坦克,在方成功看来,这等于是让一拖自己废掉自己赖以生存的技能。

不生产拖拉机的工厂,那还能叫拖拉机制造厂吗?

能生产大型拖拉机的仅此一家,但能生产中小型拖拉机的,全国哪个省没有几家?

在这个当口停下八个月的时间,本就艰难的销量,以后能不能再拉起来,希望实在是渺茫。

李干可不管这么多,机会给你了,你没把握住,那是你不中用,扶不起的阿斗。

哪怕一机厂也拒绝合作,李干同样有后手。

两伊开战初期,谁都没有想到会是一场持续了整整八年的漫长战事。

双方都是菜鸡,互啄八年,结果就是消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弹药。

2000辆坦克算什么,再来2000辆都不够他们消耗的。

两伊无法从任何西方国家获得武器装备,甚至苏联都基于一些因素,拒绝为其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装备。

东大的优势就在于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反击战中展现出来的实力。

只有东大敢卖给交战双方武器。

而且有点分量的国家,都不会跳出来指摘。

这是一种奇妙的特殊环境。

饕餮盛宴送到嘴边了,要是这样都吃不下去,李干不如找块豆腐装死算了。

李干没闲着,他对一拖的生产情况、技术实力进行了详尽的考察。

顶着军用精密机械设备进出口技术办公室主任的头衔,一拖没有什么是能够对他保密的。

一拖是因为开始生产坦克,才设立了临时军代处,目前就陈少校带了一个中尉干事负责,归驻985厂军代处管。

从这个关系上来看,李干还算是一拖的监造方呢。

两天的详细考察下来,李干惊讶地发现,一拖的技术实力并不差,他们搞的400马力大型拖拉机的底盘,丝毫不比坦克底盘差。

到底是农业机械的一哥啊,技术底蕴是雄厚的。

研发这块加强国际交流和资金投入,肯定是大有作为的。

李干琢磨着说,“一拖有搞新式主战坦克的技术基础,你们觉得是不是应该给他们吃个定心丸,把他们拉进新式主战坦克的研发规划里?”

古道风茫然地看着李干。

林小茹则皱眉凝思起来,好一阵子没有搭话。

这时,李干反应过来,无奈地摇头,“你们一个是警卫员,一个是财会专业的生活秘书,我问你们什么呢,嗨!”

古道风面无表情,他永远这么个表情。

林小茹就尴尬了,这不是被指着鼻子说我要你何用吗?

她气愤地一挺胸脯,“别瞧不起人,我也是做了功课的。”

“哦?说说。”李干扫了眼她用力挺着的胸脯。

林小茹带着不忿道,“一拖生产的第一款大型拖拉机,用的就是坦克的底盘技术,他们搞坦克底盘几十年了,跟一机厂比丝毫不差。你说的什么五对轮六对轮,不就是坦克履带轮子的多与少的区别吗,六对轮车身更长、承重更强,重型坦克的标准履带。”

“我认为一拖厂完全合适,至少他们的履带式底盘技术是非常不错的,有大量的基础试验数据。”

李干惊呆了。

他是真的吃惊了。

能说得出“基础试验数据”这样的专业术语,说明林小茹这段时间并非只盯着他的日常生活保障,而是用心进行学习了。

古道风就跟没听到似的,站在靠门侧的位置,目光雷达似的扫视着外面和窗户。

李干来兴趣了,坐下来好奇问,“谈一谈你对基础试验数据的理解。”

林小茹一副“老师你等着对我刮目相看”的傲娇表情,侃侃而谈,“所谓基础试验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分析数据,简单地说,前者就好比建高楼的地基,后者就是为什么这么建。”

“楼能建多高多大,建成什么格局

不想错过《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