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科举,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前来投奔的读书人数量实在是太过稀少,即便将他们全部录用,也远远无法填补官位的空缺。这些前来投奔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都是幽州本地的寒门子弟,他们家境贫寒,却渴望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那些以前在幽州盘踞一方的世家子弟,竟然没有一个人前来投奔。这其中的缘由其实也很好理解,李云湛在掌握幽州政权之后,将这些世家子弟的田产全部没收,并将其分给了那些被他们称为“贼民”的普通百姓。
对于这些世家子弟来说,失去田产就意味着失去了经济来源和社会地位,他们对李云湛自然是恨之入骨。如今,他们巴不得辽军能够早日打回来,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田产,又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地前来投效李云湛呢?
尽管如此,李云湛还是成功地组建了基本的政府架构。他设立了文教司、商务司、农业司、吏治司、医司、财政司、审计署等多个部门,以确保政务的有序运行。此外,他还特别注重司法建设,设立了警察院、检察院和法院,分别负责抓捕、审讯和审判,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这些部门均归属内阁管辖,形成了一个高效而严密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