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双手接过了奏折,翻开看了一会,迅速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k\a/y?e¨-¨g\e`.·c+o+m`
事情很简单——大景朝在二十年前收复了包括辽东在内的大片土地,赶走了盘踞在这里近五十年的乌玄人。
在这二十年间中,朝廷花费了不少的精力以及物力和人力,想要恢复这里的民生,其中就包括科举。
不过这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
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现在朝中的绝大部分文臣,都是南方出身,尤其是江西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也导致了朝中力量的失衡。
而这次科举取士,更是夸张——从状元、榜眼、探花,一直到录取的近三百名进士,全都是南方人。
这也导致了北方举子的不满,弹劾折子如同雪花一般飞来,矛头直指此次科举的主考官,礼部尚书徐权。
指责他收受贿赂,包庇南方举子,歧视北方人。
这些天中,这些北方举子更是抬着孔圣人的牌位游街,搞得满城风雨。
科举取士,乃是大景朝最重要的几件事之一,小皇帝也为此寝食难安。
此时见陈俊展现出了不错的才华,他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得到有用的建议。,我.的^书!城~ +更!新·最\全^
陈俊思考了一下,突然喜上眉梢。
“恭喜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皇帝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是这个表现。
“何喜之有?”
小皇帝一歪头,不解地问道。
“陛下,您将这件事视作难关,可小的却觉得,这是您的机会呀。”
陈俊也不卖关子,指着奏折道:“小的以为,您正好可以趁这次的机会,笼络北方籍的举子和大臣,以此来抗衡南方文臣集团势力呀。”
小皇帝听了,顿时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
陈俊躬身道:“本朝太祖也曾经使用过类似的手段,不过他老人家的手段更加高明,是以勋贵集团制衡文官集团。不过现在我大景朝边境平安,战事不多,所以陛下就理应重新扶持一个新的势力,用以抗衡东门党。”
“对啊,朕怎么就没想到?”小皇帝在心中谋划了一下,越来越觉得这个办法是可行的。
他激动地站起身,在御书房中走来走去,兴奋地直搓手。
小皇帝之前一直就考虑如何在不触及其他人权益的前提下,安抚北方籍的举子,可却一直没有想过,利用这件事,将这些举子收为己用,用来对付东门党。-q+s\b!r,e¢a¨d,.¢c/o+m·
只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了一旦表露出这样的态度,就会惹来东门党的集体攻讦。
毕竟蛋糕只有这么大,北方籍的臣子多了,那南方人自然就要减少。
“不成,不成,现在内阁以及六部几乎都被东门党所把持,就算是朕也不能一意孤行啊。你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
见小皇帝一惊一乍的,刚刚还兴奋不已,现在就已经是愁容满面,陈俊不由得有些奇怪。
这小皇帝不仅相貌、声音,就连性格都有点像个女人。
虽然说年纪不大,可这也太感性了一些。
陈俊诚恳地说道:“陛下,断人前程有如杀人父母,这种事是没法调和的。小的有句话可能不太中听……”
小皇帝瞥了他一眼:“恕你无罪,说!”
“是!小的觉得,您的态度应该再坚决一些,让那些北方籍的大臣以及举子们清楚地看到,您是在真心实意地支持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为陛下所用啊。”
“可是,这样一来,南方的大臣们可就不会支持朕了。”
“陛下,他们现在也没支持您呀。您不如当机立断,抛去幻想。只有这样,您才能做到无欲则刚!”
陈俊算是看出来了,这小皇帝有点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总想在不得罪朝中大臣的同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这种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你顾忌越多,那些人反而更加肆无忌惮。
“可是……”
小皇帝还没有下定决心,他主要担心的是,这样的提议不会得到内阁的同意。
对此,陈俊也有办法。
只不过……
“陛下,小的倒是有一个主意。不过,您可能要牺牲一下了……”
说完,陈俊将自己的办法详细地说给了小皇帝听,听得他是目瞪口呆。
原来,还可以这样逼那些文臣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