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能在御龙台掀起什么风浪吧。
另一边,有了昭毅侯府的“慷慨解囊”,出征东北的计划,明显加速了许多。
陈廉听说,这次光是从京都出征的军队,大约就有逾十万之众!
加上届时从东海行省以及其他地区派遣的援军,总兵力将近二十万。
这堪称是当今皇帝在位期间,最大规模的战争,没有之一。
然而,京都内许多上层人,似乎并不看好这次征伐东北的结果。
毕竟妖国现在太盛了。
反观大秦,早已是敝甲钝兵,积弊已久。
而且各地的叛乱还未消停。
比如净土教的叛军,虽然之前在泰安府遭遇了重创,但剩余大部队返回根据地后,依旧好似一根刺一样,扎在大秦的肋部。
尤其净土教的根据地,还在大秦和妖国接壤地的旁边,如果战争期间,净土教叛军冒出来捅黑刀,那就是腹背受敌。
其实在陈廉看来,征伐东北之前,就得解决这个后顾之忧。
无论是议和结盟,还是攘外必先安内。
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他的目标,就是和两个兄弟在京都安家立业,过上平安喜乐的小日子。
在这个肃杀紧张的大背景下,陈廉悠然自若地准备躺平。
直到一个插曲,愣是把他又拖了起来。
“二哥,好消息!”
这天散值后,陈廉刚回家,姜世生就兴冲冲地迎了出来,“我们找到一个不咸镇的人了!”
陈廉一挑眉头。
说实话,那一夜后过去了两天,他看姜世生和庞靖忠没有下文,就觉得基本没戏了。
两人当差的五城兵马司和京兆府,掌管着户籍人口的资料,如果连他们都查不到,那就说明京都没有其他来自不咸镇的人。
“在哪?”
“在万国寺!”
庞靖忠也从屋里走了出来,道:“我和三弟一开始只查普通民籍,一无所获,后面就尝试再查查其他户籍的,结果还真查到万国寺里有一个僧人,就是来自罗刹海边的不咸镇。”
万国寺,陈廉有印象,是京都三大佛庙之一,香火十分鼎盛。
陈廉稳了稳心绪,道:“明日我刚好休沐,索性去见见这人吧,对了,他叫什么?”
“法号守初,与你差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