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后的通明:“
洪荒大势如洪流,寄希望于以我之力改变一些事情便能撬动大势流转,使之顺我心意自是徒劳。
然,这大势洪流本身,便是由无数微小‘众生’点滴汇聚而成!
弟子的道,或许不在于强行扭转河流方向,而在于点亮每一滴水珠本具的光明,助其在随波逐流中亦能保持真性,寻觅自我。
这便是弟子心中那‘人人如龙,皆可成道’之路!
弟子称之为——‘众生道’!”
接引和准提闻言,眼中同时迸发出赞赏的光芒。
接引点头:“好!好一个‘众生道’!
由心而发,合乎本性,非强权强迫,乃点燃觉醒之火。
此道堂皇光明,契合我西方引渡众生,觉悟真性之本旨。
你能悟透此点,道心已澄澈,突破之机将至。
你是否也感到体内世界即将迎来质变?”
“老师慧眼如炬。”姜云坦诚道,“
弟子于幽冥功德灌体,又得见轮回法则本源,体内世界地道法则与人道共鸣已至临界,上次被天道意志压制的不安已无法再强行束缚。
弟子需要远离洪荒,寻那天道法则稀薄乃至几近于无的混沌深处,方可彻底放开身心,引动三尸合一,冲击那混元大罗之境。”
“善!”准提道人轻抚七宝妙树,“
混沌凶险莫测,越是远离洪荒,天道之力越是稀薄,然于你而言,这恰是蜕变之炉。
你若求突破,此行必往。
山门自有我与师兄守护,你无需挂碍。
只待功成,我西方教再添一尊无上存在,气运必再兴隆,届时你也可自开一脉,为我教第三位教主。”
姜云再拜:“
弟子还有一事相托。
人族虽传武道,又有老子金丹法行于世,然终究根基尚浅。
弟子视其为‘众生道’之起始,其个体之觉悟、文明之成长,皆关乎弟子道途印证。
弟子离去期间,望师门暗中照拂一二,免其受巫妖大战过于猛烈的波及而断了生息传承。”
接引颔首:“
此事可也。
人道根基不可轻毁,人族之兴亦是天道大势所趋。
你也不必太过担心,吾等自会留意。”
辞别两位师长,姜云并未立刻离去。
他穿行过灵气盎然的须弥山脉,找到了正在一处灵泉旁静坐参悟的孔宣。
五色神光在孔宣身后如水波般流转,气息比之早年更加深沉莫测。
“孔宣。”姜云开口。
孔宣睁开眼,眸中神光内敛,微微颔首:“姜云,你此来找我,有何要事?”
姜云点头:“
我欲往混沌之地证道混元。
然混沌凶险,归期不定。
此行之前,还望道友答应一事。”
“道兄请讲。”孔宣正色。
“我为人族圣父,我离去后,人族之事还望帮我照拂一二。”
姜云语气郑重:“
我知你清修为重,但人族之于我,如同须弥之于西方,关乎道基根本。
其文明初萌,潜力巨大,然亦脆弱。
若有可能,还望师弟游历洪荒时,对其稍加关注。
非是插手其发展,而是确保其不因无妄之灾或他族恶意而断绝生机,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此乃吾道法所系。”
孔宣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知晓姜云对人族那份特殊的感情,从东海之滨初传武道开始,便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沉吟片刻,傲然道:“
道兄放心。
吾既坐镇西方教,又与你相交莫逆。
人族为道兄所庇护,承载道兄之道念,吾自当不会袖手旁观。”
得到孔宣这个分量极重的承诺,姜云心中最后一丝牵挂也放下了几分。
他又去见了药师、弥勒、三霄等几位关系亲近的师弟师妹,没有过多解释缘由,只告知将有远行需闭关冲击更高境界,嘱托他们潜心修行,守护好山门,并希望他们若在外游历,也留意下人族发展,略尽同门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