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想对付胡惟庸,但不代表他要做下一个刘伯温。
在朱元璋的手底下当官,自己虽然死得快,可死得惨啊!
简简单单的砍头一刀还没啥,万一弄个千刀万剐,或者扒皮充草,体验一下生不如死的酷刑,那还真是个麻烦事。
再加上,徐彦祖如今在思考,可不可以利用谋划胡惟庸的这件事情将自己牵扯进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徐彦祖明明有很多种办法对付胡惟庸,却偏偏要用最险的一种。
自始至终,徐彦祖都没有放弃求死。
“倘若我在最后关头将罪证还有这一次诬告的证据全部交给胡惟庸,让其临死前对我反击,说不定能够让朱元璋将我赐死。”
徐彦祖暗暗开始谋划。
随后他看向朱元璋,对其问道:“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按照我的计划行事。”
朱元璋自然没有意见,不过他还是觉得没必要让徐彦祖将自己牵扯进去。
要知道就算最后真相大白,可徐彦祖的名声必定会受到损害。
在朱元璋看来,徐彦祖日后必然是宰辅之位,如果在这个时候污了名声,对日后的影响可不小。
所以,朱元璋不免有些迟疑道:“徐老弟,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不一定要以身入局,万一胡惟庸狗急跳墙,硬要拖你下水,说你通倭该怎么办?”
闻言,徐彦祖心中一喜,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不过表面上,徐彦祖还是义正词严的说道:“我辈义士,在朝为官,只要能够为皇上分忧,为百姓做事,能够将贪官污吏铲除殆尽,就算凭空受了些委屈又如何。”
“更何况,我相信皇上和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就算一时间被胡惟庸等人蒙蔽,日后也必定会真相大白,到了那个时候再给我沉冤昭雪就行。”
徐彦祖这番话说的朱元璋和朱棣心头一震,两人由衷对徐彦祖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毕竟徐彦祖只要做,一旦胡惟庸真的拖他下水,等到朝堂给他平冤昭雪的时候,指不定徐彦祖的坟头草都几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