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惊,不仅仅是因为汪广洋参奏胡惟庸的罪责,还因为汪广洋的身份。
就连高坐龙椅之上的朱元璋眼睛也不由眯了起来。
汪广洋可是他提拔上来的右丞相。
本来此人乃是中立派,但是自从刘伯温倒台之后,胡惟庸在朝廷中的权力越来越大,倘若不加以制衡,迟早会变成胡惟庸的一言堂,酿成大祸。
因此朱元璋才将汪广洋提拔为右丞相,也算是逼迫汪广洋从原来的中立派变成了浙东一派。
可是在朝堂上,汪广洋根本不是胡惟庸的对手。
加之其性格有些懦弱,所以才导致胡惟庸如今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庞大。
可如今汪广洋竟然主动站出来弹劾胡惟庸,一方面说明胡惟庸对汪广洋的压迫究竟有多深,另一方面也说明浙东一派的势力已经弱小到了何种程度。
当汪广洋说出勾结倭寇四个字时,在联系得到的消息,众大臣也明白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那批琉璃器皿就是关键!
随即,淮西一派立马就有官员站出来替胡惟庸辩解道:“启奏皇上,丞相对大明朝忠心耿耿,为大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万万不可能勾结倭寇反叛,这其中必定藏有隐情,还望陛下明察!”
这话立刻就引起了其他淮西官员的附和,都在替胡惟庸申冤叫屈。
胡惟庸见状,连忙对朱元璋解释道:
“陛下,这一切都是别人对我的栽赃陷害,我并非和倭寇勾结。那些琉璃乃是赃物,是我派人抓捕了两个东瀛倭寇,从他们手中搜查到的东西。”
朱元璋淡漠的扫了胡惟庸一眼,语气平平:
“胡惟庸你说那些东西都是赃物?是你从倭寇手中搜查到的?”
胡惟庸连忙点头,撇清关系:“没错皇上,这些东西是我从倭寇手里扣下来的,只是还没来得及的上报。”
随后,其余大臣也跟着附和求情。
朱元璋听着这些求情的话,心中顿时不耐。
同时在心中将求情的这些大臣记了下来,这些可都是胡惟庸的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