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3章 别像你爷爷,莽夫一个!

俘虏的,也就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

解放后,由于这货还很顽固,便是被下放到了京西煤矿进行劳动改造。

不过没有让他下矿挖煤。

也不是优待他,而是怕他破坏生产,在矿上做了一名库管。

工资是每个月17.5元。

能够来刘家庄当老师,还是老爷子的“提拔”。

50年的时候,老爷子还在刘家庄当支书,想在刘家庄办一所学校。

钱,由自己出。

之后这些年,刘家庄小学的一切用度,课本,作业本,粉笔、板擦,包括冬天的取暖用煤,夏天烧柴给孩子们热饭,那都是由老爷子的工资里出。

苏家其实也剩下不了多少。

教室修缮好了,过冬的煤也买上了,桌椅板凳都齐全了,黑板也从矿上弄了一袋洋灰,抹好了,可是缺老师。

老爷子就去公社要人,可一听要到大山里教学,没人乐意来。

于是,老爷子就找到了矿上,点名要王必吟!

这王必吟是他当年的俘虏,老爷子还是很了解他的:燕京大学毕业,能文能武,是个人才。

可家有二斗糠,不当小孩王!

王必吟是不是能去?矿上让老爷子自己和他去谈。

老爷子说,不用谈,你直接给我调过去就行。算“借调”,工资还由矿上出。

矿上领导问,这行吗?

领导的顾虑是强扭的瓜不甜,你这么蛮横地把人家弄过去,人家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可当老师,那是良心活。人家不好好教,耽误的还是村里的孩子们。

却是没想到,王必吟一听,很乐意。

说:这是正事!

种花家就有这个传统。

别管这个派,那个系的,对后代子孙的教育,稍有一点远见的都很重视。

就这样,王老师便是留在了刘家庄。

不过,老爷子也不亏待他。

又是跑到公社,给王必吟申请了每个月10块钱的山区支教补助。

老爷子的理由也很充分,人家虽然是个顽固分子,但人家乐意到大山里受苦,教孩子们文化知识。

你公社不该给点补助吗?

如此,王必吟就有了一个月27.5元的工资收入。

不过王必吟也不在乎这些。

他家里能供他上大学,他又是做了好几年的蒋系团副,不差钱。

王必吟家住四九城,一个礼拜才回去一次,平时就住学校,自己做饭。

他有一辆自行车,是小鬼子时期留下的。样子和后来的二八大杠差不多,但却是弯把的,倒蹬闸,后架子也较长。

已经很老旧了,骑起来咣叽咣当的,属于“除了铃不响,哪都响”的那种。

不过在王必吟的修修补补下,这么多年愣是没散架。

王必吟就骑着这自行车一个礼拜回一趟家。

大山里的生活,自然比不上矿上。

也因此,平时苏家要是做什么好吃的,或者是老爷子打到了野兔、野鸡,都会给他送去一份,有时候干脆把他叫来,一起吃。

就像今天这样。

“咋了,你不服?”

老爷子一听这王必吟又来趁机刺儿打他,瞪了一眼王必吟,不满地说着。

“我服!”

王必吟点点头,笑着服软,“不过,我家里那口子,可不敢这么对我说话。”又是低声对老爷子说着。

脸上露着奸笑。

“要不说你咋就被我俘虏了呢!知道啥原因不?欺负妇女、欺负劳苦大众的缘故!”

老爷子也不含糊,不但强力回击,而且脸露鄙夷。

“你老拿这事说话,可就没意思了啊。”

王必吟拿起桌上的筷子,夹了一块肉,送到嘴里说着。嚼了嚼,“嗯,香!”很是满足。

“苏浩,这野猪是你打的?”

不再搭理老爷子,而是问苏浩。

“是我和爷爷同时开的枪。”

苏浩恭恭敬敬地回答。

他前世,说起来也算是一个老师,对这个职业还是很敬畏的。更何况,原主就是王必吟的学生。

“苏浩啊,能武,是好的;但现在国家进入建设时期,更需要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才啊!”

王必吟平时就很师道尊严,总是板着一张臭脸和学生说话。

现在虽然吃着苏家的,依然是那样。

“别像你爷爷,莽夫一个!”

一边教训着苏浩,一边还没忘了刺儿打一下老爷子。

不想错过《重生火红时代,狩猎58》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