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也放下了手中枪,认真听着。
对于解放战争中俘虏的蒋系军官,新政权早有相应的政策。
早在1947年10月,对于以蒋光头为首的内战战犯,新政权就有“逮捕、审判和惩办”
的规定。
1949年,新政权成立后,分别在北京、抚顺、济南、西安等地的战犯管理所里关押着926名蒋系重要战犯。
1959年,建国十周年大典时,特赦了第一批战犯。
之后,一直到1975年,才全部释放完毕。
但对于为数很多的校尉级蒋系军官,红军大多实行的是释放政策,但需要接受教育、改造,保证不再给蒋光头卖命。
王必吟就是这样。
按理说,他们这些人现在还属于重点监视的对象,是不应该有什么“聚会”的。
所以,王必吟一说出此事,老爷子立刻警觉。
在老爷子眼里,尊重王必吟是个人才,可以请他教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请他到家里来吃饭,但并不意味着就和他真的“打成了一片”,完全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是!”
对于老爷子所问,王必吟点头回答,“看样子不只是有我认识的旧同僚,听说还有几个其它战场上、释放回乡的校尉级军官。”
“你们聚会的目的是啥,聚会场所在哪里?”
老爷子不愧是老革命,直接问到了根子上。
“我也只是接到了一个口头邀请,是我过去的一个下属营长。去不去、参加不参加的,让我自己决定。
不强求。
至于目的嘛,他说:都是老战友了,目前都已经经历了近十年的改造、教育,大家表现良好,有的还参政议政。
搞这个‘同僚会’,就是聚在一起叙叙旧,商讨一下怎么样能更好地发挥所长,为国家出力。
地点另行通知。
目前还属于征求意见的阶段。”
最后补充着。
“你自己怎么看?”老爷子又是问道。
“我不想去,跟那伙人混在一起,没个好!”
王必吟喝了一口酒,低声说着。
“这不是你的真话。”
老爷子则是淡淡说着,“不然,你也不会让我给你拿主意了。说吧,你觉察出了点啥?”
“反正我觉得,他们这聚会有问题,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必吟不再低头,抬眼看着老爷子。
眼中隐隐的,有火在燃烧。
“是啊!”
老爷子喟然长叹,“马上建国十周年大庆了,有些人又开始坐不住了。这也是必然的!可人家现在也只是邀请,搞个老友聚会,目的也是正大光明,咱也说不出啥呀?
你要是不想参加,那就别参加了,省得麻烦。
万一要是弄出点啥事来,四九城,我可护不住你!”
“爷爷!”
这时候,苏浩说话了,“我觉得,王老师该去!至少,咱们可以弄清楚他们到底要干啥?”
爷爷可能没有注意,但苏浩可是注意到了王必吟眼中那火热的情绪的。
他想立功!
跟老爷子提起这事,是向老爷子来要保障来了!
这是他看到王必吟眼中情绪后的第一个直觉。
“你参乎这事咯哈?老实实地进山、打你的野猪去!”
老爷子一瞪眼,直接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