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众人都喜滋滋地拿了肉,回家去了,苏浩这才给梁大妈割了足足有五六斤的一大块肉。-秒/章′节^小~说-网? ,无`错*内+容_
还把剩下的头蹄内脏,都给了梁家。
一头300多斤野猪的内脏得有六七十斤肉,秦爷爷那儿也就是拿去了五六斤,其他邻居,搭个腰子,给块肺子,割段肠子的,让苏浩送的已经七七八八。
给梁家的,主要是那颗大猪头,还有猪蹄、猪尾巴。就这些,连骨头带肉的也得有六七十斤。
梁家拿出了一个大洗衣盆,盛了足足一盆子。
搬都搬不动。
高兴的梁大妈乐呵呵的,直说要不了那么多,还非要给钱。
其实,在刚才分肉的时候,也有人要给钱。这时代,大家馋肉不假,可都要个面儿,白吃别人的东西,觉得丢人。
可都被苏浩拒绝了。
梁家的钱自然更不能要。
最后,梁大妈只好说,等煮熟了,再给苏浩家拿回去一些。
别看给梁家的肉最多,但苏浩知道,这些肉在梁家,也吃不了三天。
主要是梁家人多,而且能吃。
梁大爷在机械厂铸造车间,是个翻砂工,膀大腰圆的,本就能吃。粮本上的供应粮,每个月的定量就有54斤。
这54斤的定量粮,都不够他自己造的。
曾经有一次,梁大爷实在是馋肉了,就自己在街上,买了二斤卤牛肉。清真肉店买的,喷儿香。
梁大爷也没有拿回家,蹲在马路牙子上,一个人全给吃了。
结果回来后,牛肉在肚子了泛开了,憋得梁大爷捂着肚子、“哼唧哼唧、哎呦哎呦”地、野猪似的叫了一晚上。
第二天都没去上班。
这让梁大妈那份骂,骂得梁大爷都没脸见人了,都成机械厂的笑话了。
不仅如此,梁家,还有3个愣头小子呢。
这3个愣头小子,大儿子粮仓18岁,二儿子粮库16岁,三儿子粮囤14岁,排着队往大长。·卡¢卡¨小.说¨网. ~更′新/最\快+
除了10岁的小丫头梁燕,个个都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龄。
拳头大小的窝窝头,每个人一顿饭都得造四五个。
吃白面馒头,八个都不够!
大儿子、二儿子目前都还没正式工作。
没有正式工作,定量粮就少。
虽然梁大爷的工资不低,每个月70多块钱。虽然3个儿子,梁仓、梁库地叫着,可架不住以他为主,他之下的仨儿子,个个太能吃。
就算是真给梁家一个大粮仓,恐怕都不够吃。
吃的梁大爷每个月,都不得不到鸽子市去买高价粮;去丰台火车站旁的货场,去扫麻袋里漏下来的玉米子儿。
能吃的原因,就是因为肚子里没油水。
要说这人,还真不能缺了肉。一缺了肉,仅靠着粮食那点碳水化合物,是提供不了多少能量的。
为啥说“越穷越能吃”呢?就是这个道理。
苏浩一下子给他家这么多肉,比过年还肥,梁大娘高兴得合不拢嘴。粮囤的腰也不疼了,马上一起蹲在地上,开始生炉子燎猪毛、搁水管子那儿洗下水。
“大妈,等会儿我梁大爷回来,我用用他的自行车。”
苏浩拎着剩下的小半扇猪肉,和地上的东西回家,又是对梁大妈说着。
“成,一会儿你梁大爷回来,我就喊你。”
梁大妈应着。
“刚回来,不老老实实地在家待着,又要去哪?”
老妈刘慧婉立刻用盯特务的眼神,盯着苏浩。
“老妈,我找到工作了。”
苏浩一边推着老妈进屋,一边低声说着,“我打算去看看帮忙的领导。”
“你可别再忽悠老妈了。”
刘慧婉瞥了苏浩一眼,显然是被忽悠怕了,并不相信苏浩,“就给我在家待着,哪儿也别去。”
又是拽了一把苏浩身上的工装:“这衣服哪儿来的?别跟我说是工厂发的。+j-i/n·c?h_e.n^g*h,b·g\c′.\c*o^m!”
“嘿嘿,这不进山打猎吗,委托商店买的。”
苏浩也实在是编不下去谎了,编的他都要吐了,只好老老实实地承认。
“你哪来的钱?”
老妈就像是审犯人一样,继续追问。
不过这可难不住苏浩,苏浩一伸手,便是从衣兜里掏出来了他的卖猪钱。
整整30张“大黑拾”!
“你看,我卖猪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