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零碎的金银首饰,估计是这伙土匪积攒下来的不义之财。
“长官,你看这些玩意儿。”王老根把那个布袋递给林楚生。
林楚生掂量了一下,心里有了计较。
他拿出二十块大洋,交给老村长:“老人家,这些钱,是土匪抢来的民脂民膏,现在物归原主。
您看着给大家分分,补贴一下受损失的乡亲。”
老村长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又是千恩万谢。
剩下的钱,林楚生暂时收了起来。队伍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钱。
夜渐渐深了,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也各自回家休息。祠堂里,林楚生和张浩云点着一盏缴获来的马灯,单独聊着天。
“政委,”林楚生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今天这事儿,算是开了个好头。老百姓心里是杆秤,咱们帮了他们,他们就认咱们。”
张浩云点了点头,脸上也带着一丝兴奋:“是啊,民心可用。刚才又有七八个年轻人找到我,说想加入我们。”
“好事,不过人多了,吃饭、训练、武器都是问题。”林楚生手指敲着桌子,“咱们不能总指望打土匪缴获,得有个长远打算。”
“我明白你的意思。”张浩云看着林楚生,“你是想……”
“我是这样考虑的,”林楚生身体微微前倾,“咱们不可能一首待在一个地方,目标太大。
这上河村和下河村,可以作为咱们的落脚点和后方。
我打算在这里,建立咱们自己的基层组织,就叫‘赤卫队’吧,赤胆忠心保卫家乡的意思。”
张浩云眼睛一亮,“赤卫队”这个名字,显然比“红卫队”更贴合他之前的某些理念,也更隐晦一些。
林楚生继续说道:“从缴获的这些旧枪里,挑出几条还能用的汉阳造、老套筒,每个村给他们留一两条,再配上几十发子弹。
组织村里的青壮年,由我们派人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教他们怎么放哨,怎么打枪,怎么埋地雷。
以后不管是遇到小股鬼子、伪军,还是其他土匪,他们至少能起点预警作用,甚至能进行一些袭扰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