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密室,墙壁上挂满了蛛网,尘埃遍布,显然已多年无人踏足。
萧淑妃目光如炬,审视着密室中的每一寸角落,忽而,她眸光一闪,落在密室一侧的一尊古老铜鼎之上。那铜鼎造型古朴,其上刻有繁复的图腾,隐隐透出一股神秘之气。萧淑妃缓步上前,玉手轻抚铜鼎,心中暗自思量:“此鼎造型奇特,且置于密室之中,定有蹊跷。”
念及此处,她玉指轻点铜鼎之上的一处隐秘机关,只闻“咔嚓”一声轻响,铜鼎底部竟缓缓移开,露出一道暗格,萧淑妃心中大喜,连忙招呼侍卫上前,一同查看暗格之中,暗格之内,躺着一卷泛黄的绢帛,其上字迹斑驳,依稀可辨。萧淑妃玉手轻捻,将绢帛缓缓展开,只见其上所写,正是高祖李渊的遗诏,遗诏之中,言辞恳切,言明非嫡长子亦可承继大统,并提及了一位隐秘的继承人选,此人选并非当今皇上,而是另一位皇亲国戚。
萧淑妃览毕遗诏,玉容之上,神色大变,心中骇浪滔天,暗道此诏若真,则宫廷之中,必将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大唐皇位继承之事,亦将再生波澜。她玉手紧握绢帛,指尖微微发颤,目光如炬,直视那泛黄的诏书,似欲穿透字里行间,洞察高祖的深意。
良久,萧淑妃方自骇浪中回神,玉容之上,凝重更甚,她深知此诏之重,若不慎泄露,必将引致宫廷动荡,大唐社稷亦将摇摇欲坠。念及此处,她玉手轻挥,示意侍卫们将遗诏小心收起,切勿有所损坏。
侍卫们听后,动作轻缓而谨慎,将那泛黄的绢帛缓缓卷起,置于一特制玉盒之中,以保其无损。萧淑妃玉手轻捻衣带,心中暗自思量:“此诏既出,本宫当如何应对?若贸然呈于皇上,恐惊动朝野,局势难控;然若隐匿不报,他日一旦泄露,本宫亦难辞其咎。”
沉吟良久,萧淑妃玉容之上,神色数变,终是有了决断。她玉手轻扬,示意侍卫们退出密室,复将暗门掩上,一切复归如初,仿若无人来过。
回至寝宫,萧淑妃独坐内室,玉容之上,神色凝重,眸光如炬,似欲穿透夜色,洞察未来之局。她轻捻衣带,心中暗自思量:“此诏之事,关乎大唐社稷安稳,本宫须得慎之又慎,方能保得宫廷无虞。”
念及此处,她秀眉微蹙,计上心来。
次日,萧淑妃佯装若无其事,如常向皇上请安,言辞间温婉恭顺,不露丝毫破绽。
李治见状,心中甚慰,以为她病体已愈,龙胎无恙,于是未加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