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7章 到达海湾

。”朱高煦心里想着,“在新郑州的河南老乡希望你们适应长岛的气候努力发展。”

他收回目光,不再去看那几艘已经快要变成小黑点的船只。分出去的人,就像撒出去的种子,是生根发芽还是枯萎凋零,终究要靠他们自己。现在,他的重心必须放在即将进入的切萨皮克湾,放在新京的选址和建设上。那才是他新明帝国的核心所在。

旗舰带头,庞大的船队收了部分帆,小心翼翼地驶入宽阔的峡湾。一入湾内,风浪骤歇,海面平静得几乎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与外海的波涛汹涌形成鲜明对比。船上许多饱经风浪的水手和初次远航的移民都忍不住探头张望,看着这片从未见过的平静内海,脸上露出几分惊奇和放松。沿途经过了两条注入海湾的河流,河口看着也不算小,朱高煦只是让人简单用测深锤测了水深,记录了位置,并未过多停留,他的目标更深处。

直到第三条河口出现在视线中,那气势明显不同,河面极为宽阔,显示出其庞大的水量。朱高煦精神一振,立刻让人驾小船靠近侦查。他极目远眺仔细观察着河口北岸的地形。看了一阵,手指指向河口北岸一处明显内凹、岸线陡峭、似乎能遮蔽风浪的天然港湾。“就在这里停船!”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此地水深岸陡,正合适建港!留三条大海船,五百人,在此建立港口,伐木筑垒,加固防御,就叫‘天京卫港’!此乃新京门户,亦是日后船队补给休整之地,必须尽快建好!”

他转向身后的周管事:“周管事,你经验老道,这天京卫港就交给你了。人手、物资优先拨付给你,年底我要看到一个初具规模的港口要塞!”周管事闻言,脸上那几道深刻的皱纹似乎又紧了几分,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岸上那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陡峭的河岸,又低头看了看脚下摇晃的甲板,最终还是躬身抱拳,大声应道:“王爷放心,属下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一定把天京卫港建起来!”

大船在此地下锚,放下小艇开始转运人员物资。朱高煦没在此地多做停留,带着韦氏、两个儿子以及挑选出的部分精壮士兵、工匠、农户及其家属,总计约三百余人的第一批人,换乘了几艘吃水较浅、更灵活的内河补给船,组成一支小船队,沿着那条宽阔的大河,逆流而上,向着内陆深处驶去。他们的目标,是那片他早已在心中规划好的,未来新明帝国的都城所在之地——新京。河水滔滔,载着这支小小的船队,驶向未知的命运。

河道确实如那粗陋地图所绘,蜿蜒曲折。船队顶着水流,先是向西北方向缓慢推进。两岸的森林愈发显得原始,参天古木遮天蔽日,藤蔓交织,偶尔能看见受惊的鸟群呼啦啦飞起,或是岸边草丛中一闪而过的鹿影,警惕地望向这些不速之客。水手们更加警觉,握紧了腰间的佩刀。朱高煦大部分时间都站在船头,手里拿着炭笔,在那张磨得起了毛边的兽皮地图上不断比对、勾画,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行了约莫两日,河道依着山势转向西南。又闷头走了一天,水流似乎平缓了些,河道再次折向正北。越往内陆走,河面明显收窄,但水流却更加清澈。朱高煦放下炭笔,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前方。

终于,前方水道骤然变窄,两侧的地势明显抬高,形成了一个河谷。谷地相对开阔,河水在这里流速稍微变急,西边存在一片平原可以在这里定居。朱高煦立刻命人抛下测深索,回报的水深足以停靠他们这些吃水不深的内河船只。“好了,就是这里!”他猛地站直身体,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终于找到目标的决断,“传令下去,靠岸!卸货!安营扎寨!”

命令一下,几艘小船立刻抢先向岸边划去。船上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船头刚一抵近浅滩,便纷纷跳入冰凉刺骨、深及大腿的河水中,趟水上岸,七手八脚地将粗大的缆绳系在岸边几棵合抱粗的大树上。朱高煦是第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人,脚下的泥土松软而富有弹性,带着浓郁的腐殖质和青草的混合气息,格外提神醒脑。他大步走到一块略高的坡地上,环顾四周: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绝佳的垦殖之地;东岸则紧挨着起伏的丘陵,如同天然的屏障,易于瞭望和防御。一条水量充沛的小溪从东面丘陵间的缝隙中潺潺流下,蜿蜒注入大河,提供了近在咫尺的优质淡水。好地方!简直是量身定做一般。

“瞻壑,瞻圻,都下来!别在船上晃荡了!”朱高煦回头朝着船上喊道。

朱瞻壑扶着船舷,脸上带着几分长途跋涉后的疲惫和对新环境的好奇,小心翼翼地跳上岸,站稳后立刻四下打量。韦氏抱着还在咿呀学语的小儿子朱瞻圻紧随其后,她踏上坚实的土地后,下意识地松了口气,目光扫过眼前这片生机勃勃却也全然陌生的河谷,连日航行的困顿似乎消散不少,但她望向远处茂密森林的眼神

不想错过《大明美洲帝国:日月旗的应许之地》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