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些心灵手巧的学徒,目前印书局的人手尚可应付。纸张和墨料等耗材购买所需资金,财政部也已按照殿下的旨意,足额拨付到位。只是……只是这活字排版之术,尤其是像《永乐大典》这等卷帙浩繁、内容庞杂的旷世巨著,其校对、排版、印刷所需耗费的时日,恐怕……恐怕会相当巨大,短期之内难以看到显著成效。”
朱高煦轻轻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却十分温和:“朕知道此事绝非易事,其难度之大,远超常人想象。但此事乃是关乎我大秦帝国万世文教之国本大计,再难,也要想方设法办成,办好!朕给你们六个月的时间,在这六个月之内,你们必须给朕印出第一批《永乐大典》的样卷,以及至少三种由朕亲自指定的农学或工学类实用书籍,印刷出来之后,要立刻颁行天下,向全帝国所有的臣民展示我皇家印书局的成果与决心!”“微臣……微臣领旨!纵然粉身碎骨,也必不辱使命!”那位印书局督造闻言,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他咬了咬牙,郑重地叩首接下了这个在他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朱高煦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对一旁的财政部尚书沉声交代道:“各地图书馆的建设工程,以及皇家印书局初期的运营开销,所需经费数目巨大,财政部务必要全力保障,不得有误。”财政部尚书虽然心中对如此庞大的财政支出感到压力山大,但也深知此事对于帝国未来的重要性,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躬身领旨,表示定会妥善筹措,确保万无一失。新京城内,关于兴建图书馆和设立皇家印书局的种种议论,依旧在持续发酵。刚刚成立不久的皇家印书局内,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工坊之内灯火通明,昼夜不息,数百名工匠和学徒们正在夜以继日地辛勤劳作,雕刻字模,排版校对,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墨香与工匠们辛勤的汗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