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
贾东旭的身体如今也渐渐恢复,气色与落水前相差无几。
虽落下些风寒,但只要不反复,就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师傅,您这是……"
贾东旭立刻想回绝。
饭盒里的菜肴很丰富,而且是师父花钱买的。
按贾东旭的想法,中午这顿饭不该蹭师父的。
可是他每月交到贾张氏手里的那点微薄学徒工资,根本没分出午饭钱。
这是贾张氏的要求,而且从不妥协。"好了,咱们师徒间不必这么客气,带上饭盒,下班走吧。”
易忠嗨态度坚决,不容推辞。
一个饭盒算什么?选养老的人就是这样慢慢培养的。
将来老了,有的是自己享福的时候!
回家的路上,易忠嗨边走边指导贾东旭今天厂里的技术要点。
贾东旭听得专注,理解得也很快。
若此刻参加转正考核,他基本能通过。
可惜,转正考核不是随便开的,只能等待下次机会。
闲谈中,易忠嗨突然想起一事。"东旭,你妈之前不是托媒人给你说门亲吗?”
听到这话,贾东旭脸色有些尴尬。"师父,这事怕是成不了。”
相亲这种事,贾东旭没法拒绝,全听贾张氏的。
贾张氏在宣传时可不会低调,
说什么儿子是钢铁厂正式工人,愿意嫁过来还能送新缝纫机。
家里住在四九城这种皇城脚下,还有房。
所有的好话都被说得天花乱坠。
连不存在的事也能吹出来。
至于贾家那些不利条件,完全避而不谈。
比如,贾东旭父亲去世早,家中无积蓄。
再比如,贾张氏好吃懒做,吃得不少却干很少活。
还有,贾东旭只是学徒工,收入极低,养活一家都勉强。
若再添置缝纫机,简直是倾家荡产。
但贾张氏自有打算。
成与不成,先说出来。
等到她嫁过来,无论你是金窝银窝还是狗窝,都是既定的事实。
到那时再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
毕竟,现在和未来的世界不一样。
婚后几乎不可能离婚,否则仅凭流言蜚语,就能让人淹没在唾沫星子中。
不像现代社会,结婚离婚就像儿戏,甚至还有专门骗婚的人存在。
易忠嗨听完贾东旭的回答,眼神闪烁。
他也听说了一些情况。"是因为你母亲吗?”
提起贾张氏,易忠嗨也头疼。
自己选的这个养老对象各方面都不错,但偏偏有个极品母亲。
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添乱。
要是能换掉这个母亲,或者她干脆不在了,那就最好不过了。
可惜,无法替换。
贾东旭点头,“我本就提醒过母亲,让她别把话说得太满,当时转正考核还没开始,结果出了这档子事,都不知道怎么跟媒人交代。”
媒婆的语气中暗示那个相亲对象是农村来的,但对方条件似乎不错,长相据说也很出众。
以他们贾家的情况,恐怕对方看不上。
所以,贾东旭想,干脆这次的亲事算了。
他自己现在跟着师父学技术,以后转正后机会更多。"这事好解决,不如让你母亲找个机会跟媒婆说一声,下次找个合适的时间,让你们见面,到时候师父也一起去。
毕竟你年纪轻,很多事情把握不住,师父多活了几十年,可以帮你看一看对方如何。”
易忠嗨开口说道。
此时他的心思很活跃。
毕竟徒弟的婚事对他来说很重要。
他希望将来贾东旭能为家里养老,而他未来的儿媳是什么样的人也很关键。
若拿不准分寸,自己投入的努力岂不都白费了?
再说,娶妻这事宜早不宜迟。
若那个对象合适,让贾东旭赶紧成家也不是坏事。
等有了孩子,还能再延续下一代。
孩子从小抚养长大,比贾东旭这种中途接手的要稳妥得多。
不过这些都是长远考虑。
总之,易忠嗨决心亲自帮忙操持这桩婚事,协助贾东旭把握机会。
毕竟,贾父已逝,还有一个难缠的贾张氏就够头疼的了,再娶个厉害的媳妇,他的养老计划怕是要落空。"师父,那就拜托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