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拉到一边:“别往心里去,咱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
午餐时间,食堂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工人们如潮水般涌入,餐桌上很快摆满了饭菜。两个人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穿梭在餐桌之间,及时为需要加餐的工人提供碗筷,帮忙清理掉落在地上的食物。看着工人们大快朵颐的样子,听着他们热烈的交谈声,两个人仿佛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故事在餐桌上展开。
有一次,一个同事在收拾餐桌时,无意中听到几个工人的聊天。他们谈论着家里的孩子,分享着孩子成长中的趣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一刻,这个同事突然意识到,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牵挂和梦想,而他的工作,就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用餐环境,让他们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能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惬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他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每天清晨,当其他工人还在睡梦中时,他们已经将食堂收拾得井井有条;每餐结束后,他们又迅速地将杂乱的餐桌恢复整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收获了许多。一个同事变得更加稳重,不再是那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另一个同事则从这名同事身上看到了青春的活力,心态也年轻了不少。
除了日常的工作,两个人还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有一次,厂里举办大型活动,食堂需要接待大量的外来人员。原本整齐的餐桌需要重新布置,用餐后的清理工作也比平时繁重许多。两个人主动加班,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他们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只是不停地搬运桌椅、清理垃圾。当最后一张餐桌被擦拭干净,他们累得瘫坐在地上,但脸上却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在与工人们的相处中,两个人也渐渐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工人们会在路过时和他们打招呼,有时还会给他们带一些小零食。这些小小的善意,让他们感受到了异乡的温暖。
随着季节的更替,食堂的餐桌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也见证了两个人的成长。他们不再是初来乍到的新人,而是成为了食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曾经让他们感到疲惫和委屈的工作,如今都变成了珍贵的经历。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工人们营造出一个温馨的用餐环境,也在这个过程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
每当夜幕降临,食堂恢复平静,两个人看着收拾整齐的餐桌,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们知道,明天,这些餐桌又将迎来新的故事,而他们,也将继续在这个岗位上,见证服装厂的每一个清晨与黄昏,用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庞大的集体贡献一份微薄却坚实的力量。
暮色笼罩着服装厂,车间里的缝纫机声渐渐停歇,工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厂房。在食堂角落,三个新入职的身影——负责摆餐桌的一个同事、收拾餐桌的一个同事,还有一个帮厨,正默默整理着最后一批餐具。他们的工作服沾满了油渍,手上也磨出了细小的水泡,却仍在认真完成当日的收尾工作。
“先别忙了!”食堂主管抱着保温桶从厨房走出来,金属桶壁还冒着腾腾热气,“知道你们最近累坏了,特意留了加餐。”三人愣住了,在他们的认知里,加餐向来是留给车间里的技术骨干,自己这些后勤岗位的新人,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待遇。
一个同事最先反应过来,粗糙的手掌在围裙上擦了又擦:“这使不得,我们就是做点杂活……”“说什么呢!”食堂主管笑着打断他,利落地打开保温桶,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你们这半个月把食堂打理得井井有条,工人们都夸吃饭环境变好了,这加餐就是给你们的奖励!”
不锈钢餐桌上,食堂主管变魔术般摆出三菜一汤。红烧排骨油亮诱人,肉香混着八角桂皮的辛香;酸辣土豆丝切成均匀的细丝,点缀着鲜红的辣椒;清炒时蔬青翠欲滴,还撒了把金黄的蒜末提香;最让人惊喜的是那锅莲藕排骨汤,奶白色的汤汁里,粉糯的莲藕块和肉骨头沉沉浮浮,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三人的眼镜片。
一个同事则显得有些局促。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习惯了把好东西留给妻儿。此刻面对这份意外的加餐,他先把最大的排骨夹进另一个同事碗里:“小伙子长身体,多吃点。”这名同事慌忙推辞,又把排骨夹回他碗中,推让间,汤汁溅到了桌面上,反倒让气氛轻松起来。
“快吃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食堂主管在一旁催促。这个同事这才端起碗,小口喝着排骨汤。莲藕的清甜、排骨的醇香,还有文火慢炖的暖意,让他想起小时候母亲过年时熬的汤。那时家里穷,一年也喝不上几次肉汤,此刻这份关怀,竟比记忆中的年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