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西南广袤的平原上,定陶区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黄河故道南岸。_小′税¨宅^ ·罪/芯*漳¢洁_埂·薪+筷?作为历史悠久的"天下之中",这里不仅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千年积淀,更孕育出无数充满生机的美丽乡村。张河新村,正是这片热土上绽放的一朵绚丽奇葩,以其独特的自然禀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张河新村位于定陶区东南部,距城区约12公里,东接成武县,南邻曹县,处于三县区交汇的黄金地带。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黄河冲积平原地貌。万福河支流张河自西向东穿村而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沛的水源和灵动的气息。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新村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省道327线穿境而过,济商高速出入口仅10分钟车程,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追溯历史,张河村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相传张氏先祖随移民大军从山西洪洞迁徙至此,见此处河网密布、土地肥沃,便在此定居。因紧邻张河,故得名张河村。历经数百年繁衍,村落不断发展壮大。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张河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按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原张河村、赵楼村、李庄村等6个自然村合并组建张河新村,开启了发展新篇章。
张河新村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村内水系纵横交错,除张河外,还有大小沟渠20余条,形成了完善的水利网络。依托良好的水资源条件,村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全部实现节水灌溉。漫步村中,处处可见良田沃野,麦浪翻滚,稻花飘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花木扶疏。村东建有占地200亩的生态湿地公园,园内碧水荡漾,芦苇摇曳,白鹭翩跹,是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西的千亩果园,种植着苹果、桃、梨等多种果树,每到春天,繁花似锦;夏秋时节,硕果累累,成为远近闻名的"花果山"。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张河新村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村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为发展绿色农业和食品加工奠定了基础。此外,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气候,也十分有利于光伏产业发展。目前,村里已建成光伏发电站3座,年发电量达500万度,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实现了绿色发展。
张河新村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理念,将新村划分为居住区、产业区、生态区三大功能板块。居住区统一规划建设多层住宅楼32栋,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
村内道路全部硬化、亮化,主干道宽8米,次干道宽6米,形成了"三纵四横"的路网格局。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天然气,实现了光纤网络和4g信号全覆盖。村东建设的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500吨,实现了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完善,垃圾清运实现常态化,村容村貌整洁美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大力推进智慧乡村建设。建设了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实现了村务管理、安全监控、便民服务等功能的智能化。每个家庭都安装了智能水表、电表,村民通过手机app就能完成缴费、报修等操作。,3¨芭?墈·书~徃- -首`发′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应用,极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张河新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园两基地三产业"的发展格局。"一园"即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5000亩,重点发展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生态养殖等产业。目前已建成智能温室大棚200座,种植草莓、樱桃、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两基地"分别是食品加工基地和电商物流基地。食品加工基地依托本地优质农产品资源,发展果蔬深加工、粮食加工等产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家,年产值超亿元。电商物流基地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入驻电商企业20余家,年交易额突破5000万元。通过"电商+基地+农户"模式,带动50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
"三产业"指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和乡村旅游。特色种植方面,除了果蔬产业,还发展了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品种;生态养殖以肉牛、蛋鸡、肉鸭为主,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0个。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农家乐、采摘园、垂钓中心等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